环保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黄迪
[导读] 中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取很大一部分是在学生时代,以环境保护和教育作为根本,树立起科学环保的科学态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的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校相关的教学课程中也承担着不同程度的教育职责

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  黄迪

摘 要:中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取很大一部分是在学生时代,以环境保护和教育作为根本,树立起科学环保的科学态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的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学校相关的教学课程中也承担着不同程度的教育职责,因此,环保意识在中学生物教育中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文章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对环保意识在中教学中渗透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并将二者有效的结合。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恶化情况逐渐加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这直接诱发环境保护问题出现,对于此类问题需要及时的关注并解决。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其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环保的意识和理念,同时将环保教育逐渐的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不断的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中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同时也是未来环境保护的改善及维护者。当前的中学生接触的环保知识存在一定的缺失。中学阶段也是逐渐建立并培养起孩子世界观的时期,为了促使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前面发展,需要在日后的课程学习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生存环境及环保意识的兴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在今后的发展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环保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当前中学生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生物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最终的追求仍旧是以最终成绩为主,并未做出任何的拓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环保相关问题,但并不会深入的进行讲解。根据当前中学生物最新版教材中整体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虽已经将最新思想贯彻进去,但是并未完全实现环保教育的渗透,也没有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蕴藏的开展环保教育的资源。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加严重,这对人类整个发展的过程带来巨大的压力好阻碍,如果不严加管控,会直接导致人类社会受到环境的惩罚。中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同时也是未来环境保护的改善及维护者。当前的中学生接触的环保知识存在一定的缺失。
        二、环保意识在中学教育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从国家到地方等各地区对于环保意识都在逐渐渗透,但是再整体的教学中对于环保意识的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学教学中尚没有开设环境教育专门课程,也没有环境教育的专业教师,而仅仅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中有所穿插和渗透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一、中学生教材内容虽不断的更迭,但其中环保内容不够深入。书中简单的阐述生物知识和环保间的关系,但并未根据书中已有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拓展。二、教师和学生的环保意识存在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的将环保意识融入进去。三、中学生生物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仅是课上依靠教师口头表述,并未让学生真正的去感受环保在神武教学中实际的效用。四、中学生物缺乏实践教学,当前对于知识的传授并未进行良好的实践教学,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环保和生物知识的学习出现不理解等等。并根据上述已经提出的问题,根据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如下。



        三、环保意识在教育教学渗透的主要途径
        (一)将教材中环保内容进行拓展
        中学生物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与环保相关的教育资源,因此,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物教材,挖掘其中的环保知识,适当为学生拓展环保方面的新内容。中学生物教学的教材中的内容和环保相关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生物教师在对整个教学进行开展的同时,要根据前中学生生物最新版教材中整体内容来看,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可将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的实际案例引入进来,并用案例中破坏的情况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环境恶化的后果,激发心中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逐步的引导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保护环境相关方法。对生物多样性教学课程进行开展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的将环境恶化导致的环境破坏等内容作为拓展,促使学生们对环境保护问题加以重视。
        (二)树立并灌输环保知识
        中学生物教学中涉及部分的环保知识,在其中需不断将环保意识引导进去,同时教师需要将环保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首先,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后果;其次,教师可以将环保的标语和尝识粘贴在班级中。琐碎的环保知识就是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不断渗透进来的,只有这样才能积极的将环保的观念落实。
        (三)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的导入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可以用公益广告“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引出“节约用水”的主题内容,并根据此类主题相关内容让学生们对该主题进行展开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将“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环保意识树立起来。同时,教师可以开展与“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为主题的辩论赛,并在辩论赛中不断的激发学生对环保相关知识的渴望,并能够更加注重环保等相关问题。
        (四)组织课外活动投身实践中
        教师在课上传授相关环保内容时,应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并逐步的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小事情中将环保加以落实。教师在中学生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环保相关的教育工作落实并渗透。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需要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积极的加以落实,逐渐的体现在生活的各种小事情当中。教师可适当的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并带领学生积极的投身于环境开展的社会实践中去。对于环境调查的开展等活动主要是通过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生物学科中所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的思考,并积极的参加到各种公益活动中去,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其最终目是为节约用水,保证各项公益活动顺利的进行。
        结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对环境相关问题加以重视,这对于人们在社会的发展十分的重要。对环境的保护跟环境教育息息相关,学校和教师间应逐步的挖掘生物学科中饭蕴含的环保教育的潜力,并逐步的将环保的教育思想渗透进去。
参考文献:
[1]朱素英.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J].科幻画        报,2021(03):111+113.
[2]戚嫣然.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绿色化学观的进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3]屈蕴.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24):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