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变革 融合——践行“安吉游戏”教师发展路径之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潘益萍
[导读] 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遵循“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倡导“把游戏权力交还给幼儿”。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三幼儿园  潘益萍  325011

【摘要】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遵循“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倡导“把游戏权力交还给幼儿”。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2018年开始践行“安吉游戏”,分阶段逐步推进游戏课程的改革,每一阶段对老师提出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采用不同的策略转变老师的教育理念,纠正其教育行为,探索教师从被动到自主成长的专业发展路径,改变她们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
【关键词】 安吉游戏    教师     发展路径 
        【正文】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遵循“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孩子们爱玩是天性,基于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一场倡导“把游戏权力交还给幼儿”的游戏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口号叫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要实现游戏权力的回归,仍然是一个大难题。
        一、实施“减负”策略,推行“放手”游戏,改变教师的儿童观
        为了能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孩子,专注于孩子的学习,专注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开始实施“减负”策略:减少甚至减除不必要的园内的各种评比,环境创设以幼儿作品和幼儿活动痕迹为主,不再要求教师每月为相当数量的半成品、全成品游戏材料而劳神伤身,不再逼迫她们撰写论文、案例,幼儿园的考核也变得不再苛刻。于是,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和孩子聊天,在聊天中,她们开始了解孩子的想法、兴趣、需求和问题,基于孩子们的想法、兴趣、需求,老师们也开始想方设法支持他们的进一步思考、探索和行动。
        践行“安吉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游戏,引导教师看到一个更能干、更具创造力的儿童。任何事情说说容易,做起来就很难。在游戏践行第一阶段,我们推行“放手游戏”,这期间受到了老师们很多的质疑和怨言:放手,让孩子们自行去玩,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创造游戏玩法,他们会吗?放手,游戏中出现问题,不让老师介入指导,他们能自己解决吗?放手,让孩子们瞎玩玩,能玩出什么花样?……于是乎推行“放手”游戏前期,老师们基于自己的担忧愣是没有闭上嘴、管住手,很长一段时间游戏改革毫无进展。这时,游戏综合区出现了新玩具——油桶,大班孩子蜂拥而上,开始纷纷尝试要站上油桶。一个男孩试了几次,没能成功。一边观察的老师忍不住,赶紧伸手去扶他:“来,把手搭在老师的肩膀上再试试!”同样站在旁边观察这个孩子的课程组长赶紧上去制止了这位老师的帮扶行为,这位老师还不服气:“老师不帮他,他不可能稳稳地站上油桶!”“放手,相信他一次!”一次又一次失败了,这个孩子开始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大型的推车,他开始推油桶前进,然后把油桶靠近推车,而后爬上推车把手,借助把手战战兢兢站上了油桶,看得刚才那位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直夸这个孩子聪明。慢慢地,这位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借助同班的帮助站上了油桶,有的孩子借助旁物站上了油桶,有的孩子二二合作站上了油桶,再后来,全班孩子都站上了油桶并能顺利前进和后退式滚动油桶。


教师感慨放手后自己的惊喜发现,于是其他老师也开始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游戏,努力克制自己不随意介入幼儿的游戏,她们眼中的孩子变得跟以往不一样了,变得更能干、更有创造力了,她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儿童,于是乎,她们的儿童观也开始悄悄转变——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尊重的。
        二、变革“教研”模式,尝试“换位”思考,改变教师的教育观
        借助安吉游戏研究团队的力量,打破原有的教研模式,尝试实施班级交叉游戏观察和现场教研并举的模式。为了让老师们在游戏中做到真正的放手,能收集到幼儿真实的游戏行为,能对幼儿的真游戏进行真实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拿手机视频录像,然后通过实录回放让老师观察并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教研的宗旨是南京陈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时常激励教师的一句话:“哪怕你像蜗牛一样向前爬,只要方向是对的,都没关系,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专业发展!”所以,我们在教研活动前都会对老师们说:“只管发表见解,不问对错,只需要你的思考!”这样的激励举措,让老师们看到了主动教研的价值所在,她们纷纷参与实录游戏场景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原来放手让孩子自主游戏后,孩子的表现出奇的精彩,她们看到了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他们会在游戏中熟练运用已有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游戏行为获得新经验。接下来的每周教研组开始,我们都采用观察实录——现场解说实录内容——分析案例价值点——讨论产生有效的教学策略这一流程开展教研,大半年实施下来,老师们通过观察、比对、分析,纷纷改变了对儿童的看法,在她们的眼里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有想法,也开始真正学会信任、欣赏和尊重幼儿。从关注观察游戏本身向关注游戏行为所蕴藏的学习和发展的推进,也让教师的教育观得以改变。
        三、破除“传统”概念,融“游戏精神”于一日生活,改变教师的大课程观
        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在践行游戏改革中领悟,自由、自主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这种自由、自主不仅只是体现在游戏模式上,同时,也体现在材料、空间和时间上。游戏开始初,老师们发现很多孩子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用固定的材料进行共同游戏,游戏中高结构材料的使用很频繁,而且时不时还会邀请老师参与游戏,而老师一参与就难免介入指导,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就失去游戏的兴趣,游戏水平也不见增长。于是,我们开始破除传统的游戏模式概念,取消材料、时间和空间对幼儿自由、自主的限制,抛弃一切高结构材料,提供低结构、可移动式游戏材料,延长游戏时间、拓宽游戏空间,实行各区域流动,让孩子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游戏,玩什么、在哪里玩、用什么玩、和谁玩,玩什么样的游戏全由孩子自己决定。
        一日生活皆学习,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在践行安吉游戏时,不仅让我们的孩子有自主游戏的权力,也让他们要承当自主管理生活的义务。教师、保育员充分放手,让孩子在一日其他环节实现自我服务。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情都由他们自己包揽。随着游戏精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融合,教师基于幼儿兴趣生发教学,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各环节寻找教育生发点,让孩子们的一日生活都充满教育价值,这是教师大课程观的蜕变。
幼儿游戏是教师的教科书,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看到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双方在游戏中彼此理解、彼此信任、互助互学,共生共长,不仅实现了游戏权力的回归,更是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朱清.幼儿园优质教研活动设计方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9
[2]刘晓颍.发现儿童的力量[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