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薛媛媛
[导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属于在学校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薛媛媛  湘潭 411011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属于在学校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本专业梳理和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预算施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以后在工作中各种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毕业设计给学生带来这么多优点,并结合自己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些经验,本文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对更好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观点。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引言
        高职院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大三上学期安排毕业设计理论学习,下学期安排工地现场实践学习。通过近一个学期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把在大学三年里所学的基础课、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起来,学生以后出去工作后,为了他们提高解决实际工程中项目施工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安排在各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套实际工程项目图纸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工程量计算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且解决与之相关的施工问题,熟悉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图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工艺方法等。因此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就业岗位或者继续深造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概念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过程。下面通过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安排以及结合自己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抽查情况的通报、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毕业设计指南》以及高校毕业设计抽查专家评语等文件要求,现在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责任到各指导教师个人,各班需按不同的施工图纸数量、学生实际人数和指导老师人数进行分配分组,各指导老师负责的学生人数由各指导老师自行商量决定。
        首先毕业设计的第一天指导老师先给学生讲清楚以下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根据毕业设计抽查工作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毕业设计的组织纪律,做到尊重教师、勤劳学习多学多问,对于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毕业设计成果应该遵守现行的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尤其是一些强制性的条文;(2)图纸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绘制,作图工整,布局合理;(3)学生应严格按毕业设计的进程和安排认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向指导老师做阶段性汇报,对于阶段性成果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推迟答辩;(4)学生应对本人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内容与格式必须符合学校统一要求;(5)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任务,一经发现,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按作弊处理。(6)学生应经常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遇到的疑难问题;(7)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果涉及到指导老师签字的,必须经过指导老师签字,签字之后,必须按学校要求上传至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平台;(8)毕业设计的全部成果,打印文档出来按规定装订成册,交给各指导老师存档,最后还需要把全部最终成果的电子文档发给各指导老师存档备案。
        然后由指导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指定的施工图纸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简单介绍施工图纸的背景、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毕业设计进度计划、毕业设计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各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在拟定确定之后给各自的指导老师签字确认,由指导老师签字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图识图与审查成果”毕业设计任务。
        2 施工图识读与审查成果
        建筑工程施工图是由设计单位、根据要求和有关资料、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设计绘制的施工图纸。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图按照专业分工不同,可以划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
        本阶段学生主要完成建筑施工图识读及审查、结构施工图识读及审查、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施工下料等任务。目的在于通过识读建筑施工图,了解本工程项目总体布局,房屋的工程概况、建筑设计依据、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布置、内外装修、细部构造、固定设施及施工要求等。通过识读结构施工图,了解房屋的结构设计依据、荷载取值、抗震要求、基础类型、钢筋连接、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施工要求、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布置图、各层柱布置图、各层柱配筋图、各层梁配筋图、各层板配筋图、屋面梁配筋图、屋面板配筋图、楼梯配筋图等。为毕业设计后续工程量计算、施工组织设计两个任务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了解本阶段成果表现形式如下:识读建筑施工图,包括建筑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等,老师针对建筑总平面图和建筑平面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建筑立面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建筑剖面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建筑详图和建筑设计说明等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识读结构施工图,老师针对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楼层结构平面图(包括梁、板、柱、墙平法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屋顶结构平面图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老师针对结构构件详图、结构设计说明等提问题,学生准确回答。图纸审查,学生能找出图纸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各专业工种设计是否协调和吻合,审阅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如施工规范等,施工的可行性。钢筋施工下料单,通过结构施工图识读后,学生独立选取1-2个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基础等),每一位学生所选取的构件均不能相同,该内容由指导老师指定;用CAD绘图软件绘制构件钢筋的剖面图和截面图,之后再进行钢筋施工下料计算,给出构件钢筋施工下料单。各指导老师可根据所负责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任务,例如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完成了所给任务,指导老师可增加如楼梯剖面图CAD绘制、节点大样图CAD绘制、各主要使用功能房间面积统计等任务。目的一方面在于利用毕业设计辅导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施工图识读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更加丰富。但在增加任务时,需注意任务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以及难易程度,学生是否有能力在本阶段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该阶段预期成果包括建筑施工图识读与审查记录表、结构施工图识读与审查记录表、钢筋施工下料单。根据指导老师所定毕业设计在各个时间节点的进度计划正常完成该阶段所有内容。指导老师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资料检查表》,该阶段全部任务由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工程量计算成果”毕业设计任务。通过该阶段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对图纸内容的了解,熟练巩固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以及找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独立查图集查书籍的好习惯。
        3 工程量计算成果
        本阶段学生主要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任务,参照大二学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湖南省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该阶段任务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四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该工程量计算由 2人共同完成,2人共同商量分配任务,每人独立完成其中两个分部工程工程量计算。待个人成果完成之后和小组成员进行工程量汇总表的填写。


最后工程量计算结果汇总为工程量汇总表,作为后续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的基础资料。
        基础工程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垫层、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捣混凝土、回填土,桩基础主要计算打桩、绑扎承台、地梁钢筋、支模板、浇捣混凝土、回填土等。主体工程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脚手架、绑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浇捣柱混凝土、支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捣梁板混凝土、拆模、砌墙等。屋面工程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屋面找坡保温层、屋面找平层、屋面防水层等。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外墙面砖、顶棚抹灰、内墙抹灰、楼地面地砖、门窗安装、油漆等
        学生该阶段预期成果包括个人的分部工程工程量计算成果表、个人的分部工程工程量汇总成果表和小组该项目工程量汇总表。根据指导老师所定毕业设计在各个时间节点的进度计划正常完成该阶段所有内容。指导老师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资料检查表》,该阶段全部任务由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成果”毕业设计任务。通过该阶段学习,让学生对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有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 施工组织设计成果
        本阶段学生主要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绘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任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以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为依据进行编写,并符合施工实际,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横道图、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质量和进度保障措施、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内容完整,按封面、目录、正文、结语的顺序编排打印,总字数不少于1.5万字。
        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拟定施工方法时,应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全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流向,多层建筑除了突出平面上的流向外还应突出分层施工的施工流向。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就在满足工期要求的情况下,对选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材料、构件和加工件、半成品的供应情况,能够投入的劳动力、机械数量及其效率、协作单位配合施工的能力和时间等因素作综合研究;包括确定施工顺序、确定施工项目、划分流水施工段、工程量计算、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确定各施工项目的作业时间、编制横道计划图、检查与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等。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是一幢建筑物的施工现场布置图,这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施工现场布置的依据,也是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文明施工的先决条件;包括确定垂直运输起重机械的位置、确定搅拌站的位置、确定建筑材料、预制构件的堆场位置、确定运输道路、布置临时设施、布置水电线路、布置安全消防设施及围墙等。
        学生根据指导老师所定毕业设计在各个时间节点的进度计划正常完成该阶段所有内容。指导老师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检查并填写《毕业设计过程资料检查表》,该阶段全部任务由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填写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毕业设计任务。通过该阶段学习,让学生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有大体的了解,对整个工程项目工期的估算和人员的安排有个基本的掌握,学会了怎样合体的布置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5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
        学生把毕业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后,通过老师的检查合格后,填写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学生通过做毕业设计收获很大,他们认为通过毕业设计将三年来学到的知识全部整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对一个工程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从什么做起,不至于一问三不知。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在进行毕业设计运用的知识不是特别全面,并且有些问题不能独立解决,需要老师的帮助,施工平面布置图各种安排不是非常合理,不能有效的运用每一个地方等,他们还觉得平时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书本上的理论学习真正应用到实践工程当中施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毕业设计让他们以后在实习生活中能利用这些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出最优良的解决方案,学会了怎样为自己的图纸建设一个完美的布局,并且能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的每一处。
        6 毕业设计成果评定与答辩
        最后学生的任务是整理毕业设计成果,按要求打印装订成册,并将毕业设计所有成果按学校规定的格式要求上传至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平台,准备好申请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答辩期间指导老师必须做到严格要求、公平公正。答辩教室为各班原辅导教室,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加答辩。答辩程序及注意事项:(1)根本学校规定的答辩时间,各答辩组组长通知本小组答辩老师答辩安排和注意事项,所有指导老师均需参加;(2)未缴清学费者,一律取消答辩资格;(3)各指导老师检查学生上传到毕业设计平台情况,空间未建设完成的,取消答辩和下学期补答辩资格;(4)各答辩组组长按考勤记录和平时表现制定学生答辩顺序;(5)各班班委按系部安排布置答辩会场(准备悬挂图纸工具、电脑和投影仪,会场黑板书写“建筑工程技术XX班毕业设计答辩会场,严禁喧哗”);(6)学生按指导老师公布的顺序按时参加答辩,不得无故缺席;(7)学生参加答辩时首先应对毕业设计的基本情况进行陈述,陈述完毕后,由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8)每一位答辩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成果的质量做好记录并进行成绩评定;(9)由各指导老师根据几位答辩老师的成绩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共五个等级,成绩合格的,毕业设计的所有纸质档成果装档案袋统一上交学校存档,成绩不合格的,所有资料由学生本人保管;(10)答辩结束后,各答辩组组长收集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成绩汇总;(11)答辩通过的同学需提交所有电子档word成果,以班级为单位交学校存档。
        如果学生没有通过第一次答辩,还有机会参加毕业设计第二次答辩,时间是大三第二个学期,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回来,需返校参加两星期的毕业设计辅导训练,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方可参加毕业第二次答辩。
        7 总结
        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为了更好的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指导老师应该是对学生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任务进行检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督促学生每个阶段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把所有问题和任务积累到最后答辩时候再检查指导,否则学生就很难按要求修改好所有的成果,第一次答辩就可能不会通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毕业设计,学生能正确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正确进行施工图识读,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西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探讨[J].山西建筑,2007(20):227-228.
[2]徐运明,欧阳文利.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的思考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6(14):93-94.
[3]盛永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林区教学,2012(12):69-70.
[4]丁胜高.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30):6858-6859.
[5]毛烨,吴小香.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的对策研究[J].职业,2018(3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