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作用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覃红
[导读] 文化馆与群众关联十分密切,主要负责基层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组织、地方非遗文化保护、文化技能及艺术培训、国家政策宣传等工作。

恩施州文化馆  覃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文化馆与群众关联十分密切,主要负责基层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组织、地方非遗文化保护、文化技能及艺术培训、国家政策宣传等工作。在新时代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例如“互联网+”模式、“一馆两制”模式,确保文化馆的这些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基层社会维稳、构建知识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群众文化馆;文化馆职能;职能作用;作用发挥
        前言:文化馆是基层文化建设主体,是确保“五个认同”落实到群众,实现万众一心的关键力量。在新时代面对群众文化多元化、思想多层化等现实情况,文化馆需要直面挑战,勇敢开拓积极创新,采用“互联网+”和“一馆两制”等模式来保证文化宣传、文化培训、文化活动组织、非遗文化保护等和公益经营、效益经营联合起来,保证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一、文化馆的职能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早在1992年出台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文化馆主要负责群众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培训、保护基层文化、宣传国家政策的主体,简单来说文化馆在基层文化方面具有组织、建设、培训、拯救、创新的作用,故而它的基本职能也是这些范畴。
        二、目前文化馆职能作用发挥面临的难题
        1.经费不足。这是文化馆职能作用难以发挥的关键影响因素。一直以来,文化馆都是公益性经营,是一种不断支出的部门,依靠当地政府财政补贴来实现持续运转,但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目前文化馆软硬件建设。甚至于在目前群众文化工作扎堆,文化馆运行压力加大,处处都需要成本,导致经费严重不足,基本职能作用难以发挥。
        2.建制不足。县市级文化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馆长一人多职,其他人员也是如此,存在一定违反“不可兼职原则”的现象,导致了内部账务管理差、纪律差,文化活动组织、培训等积极性不足。
        3.缺乏信息化管理。如今社会群众接受信息渠道、阅读形式等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需要文化馆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和群众建立联系。但目前来看文化馆融媒体建设水平低,在线服务水平差,难以扩大影响,不能引起群众关注以及配合。
        4.场地不足。随着群众各类文化活动增多,像广场舞、书法、美术、地书、等传统群众文化,电子竞技类现代群众文化等,都需要一定的活动场地。文化馆现有面积难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如何充分利用基层空间已经成为文化馆都要研究的课题。



        三、提升群众文化馆职能作用的策略
        鉴于群众文化馆面临的各种问题,其需要积极地改变管理经营模式,需要向“互联网+”以及“一馆两制”方向转变。
        1.“互联网+”模式。第一,通过组合群众文化馆新媒体、传统媒体以及培养在线服务人员,让融媒体阵列充分对接各类群众,能够通过这些媒体采集群众文化特点和形式,并能够提供在线培训和指导。这种在线服务满足了群众碎片化学习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文化馆场地不足带来的压力。而且通过视频形式完成培训,能够摆脱人员不足带来的影响,让现有人员更加紧密配合,可以明显地提升培训效率,让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互联网推广,引起社会企业对社会文化重视,能够采用赞助等形式保证群众文化馆可以持续运转[1]。
        2.“一馆两制”模式。该模式具体而言是包含了公益制度、经济效益制度。前者是确定文化馆为社会群众提供公益服务这一身份;后者则是允许文化馆在合理、合情、合法范围内可以实现有效经营,让文化馆进项增加,是保证文化馆持续发挥职能作用的一种手段。目前文化馆建制不足,是因为基层群众文化馆待遇低,不能吸引人才,只有实现文化馆效益经营,提高文化馆收入,才能改善群文工作者福利待遇,提高全体人员工作积极性,让文化馆的各类职能作用得以发挥。另外,也能不断吸收人才,完善文化馆建制,丰富其服务内容[2]。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要让文化馆职能作用写入规章,并且能够将职能作用分解落实到人,使文化活动组织、群众文化培训、当地非遗文化保护、社会文化建设等工作得到贯彻。并且形成系统绩效考核,让详细的评价指标去指导每一位工作人员,让他们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起来。尤其是形成风险防控机制,形成灵活的应变机制更是十分重要。其中将与群众交互、群众文化调查(种类、形式、区域、人数等)作为重点工作,要对当地群众文化发展形成整体规划,确保基层文化建设有序进行。另外,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制度,要保证有限资金得到最合理利用,这是保证文化馆职能作用发挥的根本前提[3]。
        4.有效扩展活动场地。对于城市当中的基层群众文化馆需要和社区建立合作,能够充分利用社区广场、林园等场地开展广场舞活动为代表的各类群众活动。或者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能够将群众活动开展到企业、机关、军营当中,充分利用企业、机关、军营的演出厅、会议室,既能够丰富企业、机关、军营文化也能促进群众文化发展。或者将当地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既能保证非遗文化传承,也摆脱了文化馆场地不足限制。
        总结:目前文化馆面临着资金、场地、人员、信息化建设等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使文化馆的社会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培训、非遗文化保护等职能难以发挥。所以需要积极地实现“互联网+”、“一馆两制”两种模式,破除这些问题的制约,寻求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前. 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群众文化馆的职能作用[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9, 000(002):221.
[2]吴洪春. 文化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增强群众文化服务功能[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9, 000(012):197.
[3]陈曦. 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探讨[J]. 中国文艺家, 2019, 000(004):P.275-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