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周湘莲
[导读] “五育融合”既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周湘莲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美育  审美  经典诗文  阅读 写作
        “五育融合”既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本质上是美的事业。《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由此可见,美育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情绪情感的熏陶,从而有效提升审美品位、健全心理素质。因此,借助语文日常教学来渗透美学知识、接受美学教育、实现跨界融合,尤为重要。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所具有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审美的对象主要是言语作品,这一审美的专门化决定了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并努力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
       第一、在经典诗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部编版初中经典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诗文语言中有音乐美、图画美、意蕴美和内容美。其中,内容美中又包含着自然美和社会美。苏轼曾赞美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语文教师可以深刻挖掘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让学生通过对真善美的认识,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净化,身心更加和谐发展。
        首先,可以通过简介文学常识,鉴赏人物形象,培养审美情趣。如司马迁字子长,韩愈字退之,白居易字乐天,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等。
        其次,可以分析内容,引领学生理解自然美和社会美。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传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图景。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既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美,又委婉表现出渴望出仕、希望张九龄引荐之意。
        再次,可以通过探究诗词的语言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之美。比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用浓烈的色彩搭配,“紫、黑、金”等,既烘托了当时的环境与情势,又充分体现了李贺这个诗鬼奇谲的诗风。同时,还可以通过探究情感,体悟文化之美。比如魏学洢的《核舟记》,纳须弥于芥子,藏文化于方寸。不仅物奇、人奇,而且其中蕴含的情感也奇妙。


王叔远以“核舟”为媒介与东坡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表达对东坡的敬仰之情。小小一枚核舟,我们还能看出苏轼与黄庭坚的亲密无间,惺惺相惜。也能从中窥探到苏轼与佛印两人言谈甚欢,情深意笃,相见恨晚。还能揣摩出魏学洢对王叔远的赠送的核舟是真诚喜爱,乃至日夜观察揣摩,字斟句酌,成就此文。珍宝奇文,珠联璧合。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有文学的地方,就有美学,文学因为美而熠熠生辉。阅读课虽然没有音乐美术的直观,但是,却赋予了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
        首先,可以品析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比如《赵州桥》,在写卢沟桥上的狮子时,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说出了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惟妙惟肖。
其次,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比如在讲《陈太丘与友期》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当别人在你面前训责你父亲时,你会怎么处理?
        再次,可以剖析形象,引导学生学习高尚品质。比如在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时,引导学生了解“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等,进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文中运用正衬和反衬的手法,表达出周敦颐想要像君子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正直通达的志趣。
        最后,可以通过花样朗读,激发审美情感的进一步生成。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把课文的断句、生动的修辞,动情的抒情、优美的韵律等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在日积月累中实现审美的提升。
        第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化,文章的高下,反映了作者心理结构的优劣。教师要完善学生的心理结构,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热爱美、发现美和表现美,进而创造美。特别是语文每天的练笔,“青藤悟语”就是启迪学生热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优秀典范。
        总之,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最为直接、密切和广泛的关系。美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念、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完美的个性,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和进步。孔子教诲其弟子时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愿美育能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欣欣向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