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曲芮平
[导读] 地方院系和本科院校的转型和技术人员培训的应用驱动,应用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领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很多应用心理学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如何教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应用心理学职业培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吉林大学  曲芮平  吉林省 长春市 134000

摘要:地方院系和本科院校的转型和技术人员培训的应用驱动,应用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领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很多应用心理学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如何教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应用心理学职业培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应用心理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重要,但在不同程度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提高应用心理学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学生;实践能力
        引言:目前,虽然我国应用心理学学科的高校数量逐年增加,但从整体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心理学学科起步较晚,且大多扎根于普通高校,即使普通各类高校开设应用心理学学科,也大多采用师资培养模式,真正具有价值和针对性。不反映使用情况。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日益增大,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导致社会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而广大市民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同时心理压力也必然增加,使许多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应用心理学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要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开始站在学生发展大军的风气中,结合专业主题教育的现实条件,积极通过传统的试训。学科心理学是以实际应用为基础的,培养学科心理学的实践能力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东西。坚持心理学应用的绩效,把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学生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应用心理学的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公益机构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正是因为心理学的应用在各方面都非常重要,所以应用心理学学生培养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只有比较复杂的人才类型,对相关人员的心理问题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推动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运用专业知识去实践,为社会做贡献。简单地说,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操作能力、手拉手能力。通过属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实践活动,通过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形成和展示了实践能力。知识是实用的还是实用的,都有隐含的特征,其表现与具体的专业行为有关。
        第三,实践能力是保证应用心理学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应用心理学的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后,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他们将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以便在心理学领域做得更好。
        2、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当中出现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实践应用,学生必须具有进行心理测试和测量的专业基础,并能有效地运用其知识技能在特定领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实践能力是判断学生学习影响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2.1教师上课的课程质量
        目前,应用心理学课程包括了各个方面,虽然课程内容很多,但已没有突出的主课,而且在教学课上过于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课程很丰富,但很乱。虽然学校开设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应用技能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教材在理论上不能有效地运用,在理论上引入的内容更多,技能应用指南较少,缺乏模拟练习设计,导致学生应用技能不同,相关实践能力无法有效提高。
        2.2实验条件非常有限
        一些学校不能理解应用心理学实验培训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应用建设专业心理学实验室的应用,与医院、中小学等相关非接触单位合作,使学校不能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中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由于经费等原因,该校心理实验室缺乏一些必要的实验心理设备,使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无法提高实践能力。一些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实验室,但相关实验课程水平很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实际机会很少,他们的实践能力无法有效提高。
        2.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理论教学作为应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灵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灵活,在专业课程应用心理学教学方法上,不能根据每个课程的具体特点和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灌输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单纯的讲积极和探索,以及实践培训相关,使学生无法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枯燥性,如果教师不能运用实证教育、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灵活的教学,势必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3、如何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1系统地构建课程体系,形成音频知识结构
        学校应改进应用心理学课程,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方面,我们不仅要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而且要开设一些优秀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心理能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一般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不够深入,缺乏独特性,学生专业理论水平有限,学习理论知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心基础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大技能运用和模拟练习的应用力度,从不同应用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对主要课程和关键知识更加清晰,鼓励学生投身于学习,帮助他们构建结构。创造良好的理论知识。为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未来的就业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是切实加强教师教学能力
        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占据优势地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计划的成败。因此,要使人才培养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需要明确培养理念,采取高级专业领导应用心理学,主动走出校园,到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设计需求,使人才的最终培养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应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应用心理学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应用心理学教师招聘中,考生的实践经验是注重吸引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第二,为教师创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校和组织协作,为教师提供参与相关实践和研究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第三,邀请专业学者和心理学家讲课或指导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3.3是扩大培训基地,提高实践训练效果
        专业实践是教育工作者教学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需要完成的短期任务,是实现所学和已实施的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心理学专业具有相当的实验特征。在应用心理学教育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和最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心理学学生参加实习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接受更深入的思想和精神训练,培养和增加他们运用基本专业理论进行心理判断、心理疏导、心理探究等能力,提高人事管理的实际能力。
        3.4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实用的理念
        应用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特征明显,教师需要在专业教学中创造和实施实践理念,将基本理论内容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深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理解,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探索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方法。例如,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史上有许多现实和概念性材料,这些材料都比较了解,关键在于记忆。按照课堂、专题讨论、微课堂教学等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这些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其中独立探究、实证陈述、案例教育对学生参与性提升有积极影响,从而掌握以理论学习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获取,为培养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我们所知道的是,应用心理学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应用特征,一个非常优秀的专业实践。因此,高校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全面理解应用心理学学生的实际理解的基础上,审视学生公共思想实践力量的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找实际培训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尽可能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龙承星,罗志军,谢淳.应用心理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33(02):115-118.
[2]熊玫.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7):112-114.
[3]刘婷.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知识文库,2019,{4}(15):233.
[4]高尚,刘凤林. 基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思考[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4}: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5]杨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校外培养策略探讨——以广东第二师范学 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3—5.
[6]马定松.应用心理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2):141—142.
[7]吴思为,刘世瑞,唐芳贵.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8(4):62—63.
作者简介:曲芮平(1989.10—),女,吉林省长春人   长春市朝阳区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