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管理 提升教学场地保障水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褚宏亮
[导读] 军校教学场地建设,是适应军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满足实战化教学训练的重要保障。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  褚宏亮

摘要:军校教学场地建设,是适应军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满足实战化教学训练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科学认知军校教学场地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客观分析军校教学场地优化的必要性,并针对实战化需求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全面推进军校教学场地的优化建设,有效提升训练场地保障效益。
关键词:训练场地;场地优化;军事训练
        军校是培养我军未来新生骨干力量的摇篮,随着军校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实战化军事训练保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训练场地作为军事训练开展的基础条件,是教学保障集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障能力直接影响军校教育职能的发挥和军事人才的培养质量。训练场地的建设管理,应当贯彻习主席大抓实战化训练系列指示精神,以《军事训练保障标准》为依据,全面优化训练场地保障体系,实现军校场地保障水平跨越式发展,为推进实战化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1 军校教学场地的认知
        1.1 训练场地是实战化教育训练的前提保障
        军校承担着培养新生军事骨干力量的重任,其实战化教育训练应落到实处,而训练场地则关乎实战化教育训练的水平和质量。当前,军校存在部分军事训练内容没落实、训练质量不高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训练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因此,顺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积极优化教学训练场地建设是一个必须面对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强化信息化条件下训练场地建设必须紧跟军事训练改革新要求,围绕实战需求,构建具有模拟战场境况的现代化训练场地,使受训对象从“模拟战争”训练中学习研究现代战争的有利条件,为推动教学质量及人才素质的提供可靠保障。
        1.2 训练场地是院校教育改革成效的检验平台
        军校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员综合素养。训练场地是检验学员综合素养水平的直接场所,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院校实战化训练改革的实际成效。此外,现代化训练场地可有效拉动和促进新理论、新战法的形成和组训模式的改革。随着新战法、新训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训练中的具体应用,训练场地建设与保障已经由教学附属地位提升为教育训练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素。
        2 军校教学场地优化必要性
        2.1 训练场地为科技施训创造了实践条件
        军校教学场地优化是教育训练模式改革要求的重要方面。使命决定任务,任务牵引训练。紧贴新形势下训练任务实际,积极适应作战体系、作战单元、作战要素整体训练需求,围绕满足多种训练任务、兼顾各种训练形式,统配模拟器材,增建信息化设施,建立高水平的虚拟模拟训练场地,不断拓展训练场地的承训功能。因此,优化训练场地能够大力提升教育训练质量,拓展实战化训练科技施训新视野,为军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提升教育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训练场地为教学效益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
        军校教学场地设施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基础性作用。训练场地优劣、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相关军事专业课的训练实效和教学质量。因此,训练场地建设应当结合教学大纲和施训实际,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受教对象、不同教学模式等配建相应的训练场地,可锻炼学员军事素养及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分析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保证训练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军校教学场地施建策略
        军校教学场地优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使命任务为牵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支撑,围绕院校自身的教学培养目标,分层次、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统筹规划,有序施建。
        3.1 科学做好训练场地施建统筹规划
        训练场地建设必须要客观认知施建的总体思路,把训练任务、培养目标、场地基础及经费保障等各种因素,作为筹划训练场地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场地建设要突出前瞻性,统筹好当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优化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坚持先急后缓,分批组织实施,预留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提高训练场地的信息技术含量,确保形成科学完整的训练场地组训保障体系。
        3.2 有效拓展训练场地施训功能
        随着军事训练改革的推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力度增加,训练内容进一步拓展。训练场地作为军事训练的基础保障,场地功能必须适应军事训练的任务需求。合理规划训练场地,在突出场地功能特色的同时,应充分挖掘训练场地潜力,拓展场地训练功能。倡导结合驻地实际,实现部队与院校之间的联建共享,优化场地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力争满足多专业、多领域、多层次和联合训练保障需求。
        4 把握军校教学场地保障的标准和要求
        军校教学场地保障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标准和要求, 促进了军校教学场地保障逐步走向规范化。 但形势和特点变了, 标准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新形势下军校教学场地保障应着眼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4.1 军校教学场地建设要适应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要办一流院校, 育一流人才, 出一流成果, 必须有一流的军校教学场地。 军校教学场地保障要根据院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 总体谋划军校教学场地基本建设, 保证训练任务调整、学科专业重组、教学改革深化、组训方式改革等任务顺利完成, 服从于军校的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的重点项目的建设, 使整体的军校教学场地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4.2 军校教学场地保障的改革要适应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院校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层次推进,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步贯穿于教学的实践中。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 创建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 从而促进学员身心整体素质的发展。 这依赖于院校现代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没有相应的军校教学场地做支撑, 教学改革的要求就难以落实, 教学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结束语
        军校教学场地的主要作用是为教学训练服务,要始终贯彻习主席对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系列指示要求,准确把握训练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场地建设规划,稳步提升场地建设质量,依规强化场地制度管理,确保训练场地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传高.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场地建设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30):95-95.
[2] 曾赟. 军队院校场馆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刘莉, 余晓勇. 军校军事体育教学设施建设研究[J]. 军事体育学报, 2013, 32(004):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