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安婕
[导读]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璀璨的文化都被刻印在古籍之中保存了下来。

云南省图书馆  安婕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璀璨的文化都被刻印在古籍之中保存了下来。古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之一,也是图书馆馆藏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籍因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价值,在2007年,国务院就提出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家相关部门也逐渐重视起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虽然,我国的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来说还存在许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基层图书馆  古籍修复  古籍保护
        引言
        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着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更有无数珍贵古籍留存至今。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许多珍贵古籍保存不善,急需专业人员进行修复保护。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域相关部门和社会古籍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合作下,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历史成就。但是,因为受到国情限制,我国的古籍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时间尚短,在进行保护和修复实践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历史较为久远,古籍容易遭受虫蚀、风化或者因天气原因受潮发生霉变等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古籍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残酷局面。为了保护我国珍贵的古籍资料,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的文化自信,需要加强对古籍的抢救性修复和保护工作,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现状
        1.基层图书馆对古籍的保护修复工作力度较弱
        在日常对古籍进行保护的工作中,很多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古籍保护已经进入到非常紧要的时期,还没有对古籍保护工作有足够的重视,未将古籍保护的相关工作当做重点去开展。除此之外,相关政府部门未能严格制定基层图书馆相关较为完善的古籍保护法律法规,致使古籍保护工作限制于只进行表面的收藏和传统保护工作中,没有对严重破损古籍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修复,致使古籍保护始终落后于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不能及时的将古籍保护起来,造成历史文化的丢失。
        2.古籍保护以及修复的专业型人才紧缺
        现如今,绝大多数基层图书馆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对古籍进行保护和修复的方法都较为落后,并且基层图书的古籍修复专业型人才较少。当诸多古籍出现破损情况时,工作人员因为无法及时对古籍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修复,导致部分古籍继续损毁下去,造成我国文化方面绝大的损失。就算部分基层图书馆培养了少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但因为基层图书馆人手短缺、基础设备条件较差等原因导致古籍修复工作很难一直开展下去。所以,多数基层图书馆的作用都只是处在收藏的作用,无法将保护和修复工作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3.开展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经费严重缺乏
        现阶段对古籍保护工作拨付的项目资金较少,致使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严重受到制约。且由于古籍保护的经费严重缺乏,很多基层图书馆无法按照现阶段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建设现代化古籍藏书库,无法定期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不能紧跟时代要求。同时,无法将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以及先进设备的购置和更新进行长久的发展,最终严重影响了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发展,致使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工作严重落后,与社会需要脱轨,不能保证工作效率。
        4.保护古籍的环境和条件较差
        古籍因为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保护古籍的标准较高,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护。比如古籍藏书处的建设基本要达到恒温、恒湿、防火、防盗等较高要求的标准。但是,很多基层图书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不能达到国家现阶段所规定的的基层图书馆古籍藏书处的特殊要求,而且多数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书库基础性设施建设还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改进和完善,无法做到恒温恒湿的最新效果。其他方面的设施还仍在使用传统的保护方法,这就急需要对古籍的保护环境和条件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二、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策略
        1.完善古籍保护相关制度
        基层图书馆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再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支出情况,建立起相对应较为完善的古籍保护协作机制,为古籍保护工作制定出相适宜的法律法规,提高古籍保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进行奖惩制度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待遇进行挂钩。除此之外,拓宽财政的支持力度,便于古籍保护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开展。同时,基层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对应的评定标准,在拓宽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进行古籍保护和修复基础性设施的改善和更新,将各项资金合理进行分配并公示,确保其透明化、合理化,努力完善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工作。
        2.严格开展古籍的存储工作
        为了增加古籍资料的观赏使用时间,需要将古籍资料放入较为良好的储存环境之中。根据古籍资料的现有情况,对古籍资料进行分类并使用专用书柜进行保存,严格把控保存古籍资料的室内环境,将室内调节到一个湿度均衡、温度适宜的藏书环境。同时应该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防火装置,做好书库防火措施,避免发生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损失。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图书馆基础设施计划的实施力度,要尽最大努力改善保护古籍的室内环境,对外界会出现的影响因素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尽量减少外部因素造成的古籍破坏。
        3.相关古籍修复工作的具体开展
        基层图书馆在进行古籍修复工作时,相关的修复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古籍保护意识,才能保证实际修复工作中对古籍进行有效保护。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古籍修复素质,在修复过程中以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和过程可逆为原则对古籍进行修复。修复时要保持古籍的原貌,减少修复工作中出现的不可逆情况,要根据古籍的破损程度,针对性的选用最为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避免因为修复方法的不适宜对古籍文献造成二次损坏而减少了文献的观赏使用寿命。修复人员还要注意在修复中避免过度修复,要以忠实复原原始形态为修复原则,尽可能减少修复中的材料应用,以实现修复后的古籍呈现“整旧如旧”。基层图书馆在进行古籍修复工作的安排上,要注意合理性。要根据古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排级,并结合古籍破损情况与修复人员的修复水平来合理分配古籍修复工作,实现修复力量最大化的应用,保障古籍修复工作有序开展。面对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完成的修复工作要与其他修复单位进行及时联动,以保障古籍修复为最终目标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为提升修复力量,基层图书馆要不断引进修复人才,而且要定期开展修复人员专业技能进修和修复技能普及工作,实现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具有古籍保护意识,掌握古籍修复基础技能,还要保证古籍修复团队中无修复技能的缺失,实现多数基础问题都能在基层图书馆解决,提升古籍修复效率。
        4.加强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应相互加强工作上的联系,并更进一步加强业务上的往来。基层图书馆应该积极与基础设施较好,古籍修复能力更强的大型图书馆进行有关古籍修复工作上的联系。当基层图书馆在古籍修复方面上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可以将古籍送往古籍收藏条件较为完善,古籍修复能力更强的大型图书馆进行修复。但是要在双方自愿进行合作的前提下,由双方共同制定出具体修复要求以及寄存工作的具体实施细则,以此保障双方责任和义务都可以如约完成。接收古籍的相关单位可以对古籍进行修复和使用,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古籍的相关工作体系,比如加快古籍数字化工作的发展步伐,进而建立古籍信息采集库,努力做到数据可以实时更新;利用现代印刷技术,推进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积极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并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服务,发挥古籍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这样基层图书馆可以减少古籍保护工作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从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力度,最终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节省了一大笔开支。除此之外,还加强了两馆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层图书馆是我国现阶段进行古籍收藏和古籍修复保护的主要单位,其中所珍藏的许多古籍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珍贵的古籍文献本应该受到良好的保护,但是因为受到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限制,许多珍贵古籍仍然遭受着摧残。随着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基层图书馆还在有序的发展,但是仍然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古籍爱好者共同努力对古籍进行保护,以保证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丛中笑.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辽宁地区为样本[J].图书馆学刊,2019,41(04):42-48.
[2]席会芬,石庆功.探析图书馆古籍寄存管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1):49-54.
[3]钟劲松.文化传承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8,40(04):26-29.
[4]刘赟.浅谈古籍保护与修复的方法[J].赤子(上中旬),2017(06):165.
[5]邓雅琴.古籍保护,重在基层——关于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12):79-8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