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胡应莉1 陈全玲1 丁永成2 于洋3
[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此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渐暴露。

西华大学应急学院1  胡应莉1  陈全玲1  四川成都  610039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2  丁永成2  四川成都  610039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3  于洋3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人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此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在当今社会,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人类平均寿命得以延长,同时,人们生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讲究优生优育,出生率降低,加之上世纪的出生热潮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明显。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状展开论述,探讨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并通过联系实际国情得出应对策略。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问题 应对策略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GDP总量排名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名,仅次于美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遭遇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考验。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中,经济在迅速崛起的同时,逐步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瞩目[1]。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学者的关注。目前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从1982 年的4991万增长到2016年的1.5亿,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2]。中国1953年人口老龄化率仅为4.4%,经历了缓慢的增长。改革开放40年间才开始加速增长,从1982年的4.9%到2014年末首次突破10%。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增速最快的国家[3]。近年来,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并没有速度减缓的征兆。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增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国家财政支出增多。针对老龄人口,我国具有相应的措
        施为其提供保障,其中,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老龄人口增多,国家下发的用于保障老年人正常生活的财政资金增多,与此同时,对于老年福利机构和养老床位的需求也在增加,增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二)老年人口的增多,对医疗事业发展水平的要求提高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在下降,各项身体机能逐步开始出现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各项疑难杂症的出现,也在考验着现有的医疗水平,并在不断地推动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需求量剧增,养老社会体系并不完善
        养老机构,养老设施总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有所依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养老护理服务不到位,老年人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调解是当今社会较大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空巢老人数量正在增加,老人身边长期缺乏子女的陪伴,极容易出现心理孤独等问题。
        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养老事业的发展需求。在近年来,老龄人口的激增,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加,也造成了护理人员的短缺。如若不加紧培养高素质护理员,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四)劳动者减少,劳动力短缺
        当人类进入老龄时期,劳动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如今中国正处于发展新时期,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劳动力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局势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为社会进步带来一定阻力。
        (五)人口老龄化凸显,农村发展进入瓶颈时期
        农村发展较城市相对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在2009年数据调查中,中国农村老年失能和半失能已经超过20%,这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出现了短缺,导致农村出现大量荒地,农作物产量降低,农村发展将会进入瓶颈时期。
        (六)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家庭小型化趋势显现 ,“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开始失效。现存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倒金字塔型的人口结构,使得空巢老人变多。一些老人宠溺子女,不愿“打扰”子女,有的家庭则因子女孝观念淡漠,养老压力转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照料缺位难以避免[4]。
        二、应对中国老龄化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仍会存在,而面对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各类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养老制度,能为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增强老龄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减轻子女的家庭负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减少生活压力,让其对未来生活持积极态度,增强其生育的欲望,提高社会出生率,从而缓解老龄化程度。
        (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效用,增加养老服务的财政支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建立充足的养老院、养老机构,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让老龄人老有所依。
        (三)响应“全民运动”的号召
        老不等于衰。长寿与衰老不是同义词,长寿存在着双重性。既可能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又可能是社会的沉重负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将这种负担转化为社会的财富,所以,响应“全民运动”的号召刻不容缓。在全民运动的活动中,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减少其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如此,社会负担便会相应减少。
        (四)灵活调整退休政策
        当今社会,就业市场面临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适当调整退休政策,延长部分职工的就业年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燃眉之急。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得依托提高出生率和加大科技创新,利用科学技术代替部分劳动力。
        三、结语
        中国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问题,缓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只有认清现状,并采取积极措施,才能减少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的阻力。
参考文献:
[1]胡晓宇,张从青.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成因及应对策略[J].学术交流,2018(12):110-115.
[2]高恒.宿迁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7.
[3]朱晨昭.中国社会老龄化挑战及应对措施[J].学理论,2012,(13)95-96.
[4]万智奇.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难题.上海人大月刊,2013(11):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