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管理者的沟通艺术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李冰倩 向阳宇 杨光伟
[导读] 沟通贯穿了整个艺术学习的过程,在艺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李冰倩 向阳宇 杨光伟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沟通贯穿了整个艺术学习的过程,在艺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同样对于艺术管理者来说也具备不可估量的效果。沟通作为艺术管理者的一种特殊的“人文艺术”。本篇文章通过对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以及观众的沟通方式上来体现艺术管理沟通的重要性,说明其是艺术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以及艺术管理者作为领导方面来说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与与人的沟通艺术。
关键词:艺术管理者;沟通;艺术家;受众;基本素质
        一、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沟通
        艺术管理者是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结合客观因素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他们在艺术管理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做好艺术活动,他们需要与艺术家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以及需要共同探讨生活与艺术的交互关系。艺术家是一个源于自然与社会实践,并且发于心灵的艺术品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往往带给人们精神与视觉上的享受。
        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沟通往往会给艺术家带来许多感悟与鼓励,成功的艺术家背后往往离不开艺术管理者的大大支持。在艺术家丧失信心或者没有创新与灵感时,艺术管理者可以对艺术家主动给予关心与支持,有时候一个小举动,一句小言语都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帮助他们重新创作,找到灵感与方向。心灵上的沟通是弥足珍贵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同样也很重要。所以帮助艺术家取得成功,艺术管理者本身也带来颇多利益,自我价值得到提高。
        二、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及受众者之间的沟通
        艺术管理者在作品(生产)与观众(消费)之间具有桥梁作用,他们之间产生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和受众者这三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受众者可以将心中的建议不满或者是设想等与艺术管理者沟通,这样可以让艺术品的自我价值得到升华。
        艺术管理者在与观众的交流中获取到有效的信息时可以将之融入到自己的艺术组织上,如果是批评不满的建议也可以让艺术组织与艺术家和艺术管理者有着上升的空间更加完善自我,更上一层楼。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那么“语言艺术”必不可少。艺术管理者对艺术家间接表达了受众者的真实想法,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动力与灵感。
        艺术管理者应当在沟通之中明白大众所喜爱的究竟是什么,多寻找那些从未接触过的风格的作品,鼓励艺术家积极创作,激发灵感,绘出不同风格。然后在尝试与更大范围的观众进行沟通,保持艺术真实性,避免虚假艺术。应该考虑如何缩短艺术家和观众的距离感,如何与观众进行心灵间的交流,如何将创作者与观众产生联系,如何引领观众的审美,而不是一味的迎合。林怀民老师说:“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观众,只有不好的演出”。是的,表演就是一种沟通,不能与观众沟通的演出是失败的。同样的道理,舞蹈表演与展览作品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引起观众与表演者或者作品之间的心灵感悟,是失败的。这时,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沟通过程中将受众者没有领悟到的作品的真谛解释出来,让观众这一次来得有价值。


好的艺术管理者就是要做好艺术家与受众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将他们人前人后的努力展现出来。
        三、艺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艺术管理者的艺术素养
        艺术管理者应当将自己自身的基本条件完善,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能力,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来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感知,想象与理解,来与艺术家进行沟通。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本身是有一定共通性的,艺术管理者能够把握观众的对于作品的喜好,再与艺术家沟通,创作出观众所喜爱的作品。
        (二)艺术管理者的管理素养
        艺术管理者对于艺术的生产,传播等活动进行策划,组织,领导与控制都体现了一个人的管理素养,这些都是对一个待展项目的尊重。艺术管理者还应在策划过程中具有责任性和主动性,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客观事物统筹安排。在管理安排时也需要做到头脑冷静,迅速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自己的能力付诸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力与知识相辅相成,做好每次项目的展出。
艺术管理者还应当与组中成员团结一心,积极合作,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与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借此在受众者面前才能处事游刃有余,给观众一个热情亲切的形象,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艺术管理者的心理素养
        一个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应当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二者缺一不可,保持性格活泼开朗,豁达,自信,对于日常在与人的交流之中才会让人感觉快乐轻松。艺术管理者要处理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平衡关系,所以要公平对待每一个艺术从事者,不能有身份歧视,但是也要将竞争与合作共存,这样才能磨砺自己,让自由有危机感,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艺术管理者的抗压能力也很重要,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心理健康,通过有效的方式排解不满情绪,不要将低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或者与人交谈中。要有坚定的决心,与同事友好相处,团结一致,共同激发工作的激情和提高效率。
        四、总结
        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家和受众者都是艺术的参与者,靠沟通来交换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常见。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沟通将三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用沟通这门“语言艺术”将艺术家与受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我们获得的就更多更深奥。那么管理者这时的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就会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艺术管理者将各种能力融合在一起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管理的观念和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28(3).
[2]余丁.艺术管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李冰倩(2000-),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向阳宇(2000-),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指导老师:杨光伟,现任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通讯作者)
本文系美术学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研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