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是知音”——论《双清提梁》紫砂壶的艺术形象与文化意义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沈更轶
[导读] 梅与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提供了主题依据。

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  沈更轶  江苏宜兴

摘要:梅与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提供了主题依据。《双清提梁》紫砂壶即结合梅与竹的造型构成艺术形象,揭示了文化意义,使“双清”获得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表现了紫砂壶艺术兼顾实用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杰出品质。
关键词:紫砂壶;双清提梁;艺术形象;文化意义;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最珍贵的一种,清代诗人汪文柏就有诗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绝不是夸张,无论是从材质、工艺还是从审美、文化方面看,紫砂壶都完完全全配得上“紫玉金砂”之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及道德等对紫砂壶艺术具有深深的滋养作用,是构成紫砂壶文化内涵,展现紫砂壶民族个性与实现紫砂壶艺术成就的关键部分。《双清提梁》这件紫砂壶作品就通过融合梅、竹造型完成了艺术表现,表达了文化意义,非常具体地证明了紫砂壶艺术对内在精神价值与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一派和谐清雅之气中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格调。
        1.红梅清竹
        《双清提梁》中的“双清”指的是梅与竹这两种植物,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喜爱将梅与竹结合起来进行了艺术表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梅竹双清”的图案。梅与竹同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迎寒绽放,火红映雪,是勇敢的斗士;竹四季常青,姿态挺拔,是不屈的君子,二者结合起来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此件作品以经典的棕红色泥料制成,气质古典、深沉,有深邃的智慧之美。泥料的色彩均匀深厚,质地细腻,表面光顺柔和,温润如玉,实在美好,令人望之便心生愉快、放松,再度触摸便更为欣喜,从视觉到触觉再到内心深处体会到作品的美感与创作的精心。
        泥料色彩象征红梅的娇而不妖,白雪映红梅着实耀眼,但并无俗气之感,有的只是红梅面对风雪冰霜时的沉着冷静与坚定不移。泥料的质感则烘托出竹子的清,亦通“青”,干净无暇的泥料是君子坦荡荡,是一片赤诚心。红梅清竹之美就通过泥料得到了表现。
        2.竹之型
        此壶的壶身以及壶嘴、壶钮、提梁都是参考竹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因此整件作品的造型结构可称之为“竹之型”。参考竹的形象制壶可以说是紫砂壶创作的一个传统了,通常是对竹段、竹节、竹枝进行模仿,形态逼真,自然效果鲜明。壶身是圆柱形的,直径较高度略大,看起来十分宽阔舒展,使小小的壶身也能有大气稳重之美。壶身上下两面与筒身弧面转折利落干净,有立体刚健的结构感,配合柔和壶面形成了刚柔并济的特征。壶身上部靠近边缘处有纹线装饰,形成了清晰的刻痕。壶身下部也运用了纹线装饰,但是突出的,与壶底部边缘线条平行。创作运用纹线装饰表现的是竹节,这样壶身的竹段之型就非常清晰了。
        壶身上部中央是圆形的壶盖,壶盖下方是一小段壶颈,使壶身结构更加立体挺拔,有向上生长之感。壶盖边缘最宽,中间部分微微凸起并向内倾斜,形成了一个从侧面看带有弧度,从顶面看却非常平整的巧妙壶盖。        壶盖中央是环形壶钮,为左右对称状,规矩又实用。壶身侧面镶嵌了三弯流,线条柔和生动。此壶运用了提梁设计,整个提梁是一条扁带状,两侧镶嵌在壶身肩部向上延伸,形成了一个顶部两角圆润的方形,与壶身等宽,方形提梁对应圆柱壶身,自身的结构特征得到了强化,在对比中强化了整件作品的结构与空间感。
        在壶嘴、壶钮以及提梁上,创作用立体的纹线进行了装饰,同样模仿的是枝节,这样壶钮就体现了竹能屈能伸的品格,壶嘴体现了竹勇敢上进的姿态,提梁体现了竹挺拔坚毅的气魄,再配合那脚踏实地的竹段壶身,整个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文化意义就非常清晰和具体了。
        3.梅之饰
        梅的形象主要是以装饰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与竹的造型配合产生了和谐之美。梅花装饰分别呈现在壶盖与壶身右上方,分别连接着壶钮与提梁。梅花采用雕刻技法打造而成,体积较小,具有立体感。越是精细的装饰雕刻起来越是具有难度,所以小小的梅花能够反映出紫砂壶雕刻工艺的精妙和作品本身的工艺水准。
        除了梅花装饰外,创作在壶面正中同样用陶刻工艺装饰上“傲骨凌霜”四字,这是对“双清”精神品格的再次表达,将艺术化的图像转化成了具体化的文字,使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清晰。文字装饰也体现处紫砂壶陶刻工艺的灵活性,亦是展现作品工艺价值的重要部分。
        创作将梅花雕刻成小小一朵更能衬托出梅花不畏强暴、傲立不屈的无谓精神,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与鼓舞,获得精神的升华。另一方面,小巧的姿态也体现了梅花的个性,作为“岁寒三友”中唯一开花的植物,梅花更具有娇俏可爱的女性美,也就更为人所注意和偏爱,用梅花来表现、传递中华民族精神更能引人注意,再配合上那翠绿的松,以强烈的色彩反差引导人们全面领会“双清”之意,在体会作品艺术美的同时感受紫砂壶艺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结语:
        《双清提梁》是一件有着高尚精神气节的紫砂壶作品,创作通过对“双清”造型的融合与表现彰显了紫砂壶创作的匠心精神,以及紫砂壶艺术对民族精神的认可和自觉弘扬。紫砂壶艺术能够在几百余年的发展中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支撑,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紫砂壶艺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