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艺术市场与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初步探讨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黄敏展 龚玥 邓宇 杨光伟
[导读] 我国艺术市场是最近20年逐渐被大众知晓的一个市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且由于时间关系发展并不健全也不成熟,随之而来的就有一系列问题充斥着正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本文就是研究我国艺术市场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黄敏展  龚玥  邓宇  杨光伟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我国艺术市场是最近20年逐渐被大众知晓的一个市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且由于时间关系发展并不健全也不成熟,随之而来的就有一系列问题充斥着正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本文就是研究我国艺术市场现如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决策研究与探索,这有利于该类专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艺术市场保持健康态势。
关键词: 艺术市场;艺术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
        一、人才培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地提出了“推动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的举措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建立健全县现代的文化市场体系”这一要求。这样的要求导致了艺术市场对高精尖的管理人才的需求急速上涨,也导致了目前艺术市场管理面临人才的选择问题。
        二、艺术市场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艺术品交易逐渐进入了市场,而这样的新兴行业也注定伴随着许多的问题,而问题主要出现在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画廊。
        而画廊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困境,首先画廊作为一个销售途径,其宣传力度无法像拍卖会一样斥重金宣传,这导致艺术品拍卖会的存在对画廊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挤压,对此我认为我国画廊可以抓住“互联网+”的浪潮,节约宣传成本。目前也有很多画廊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了相当的客源。
        其次画廊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海外画廊与国内画廊的竞争、国内不同地域的画廊的竞争。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海内外画廊、国内不同地域画廊存在着较明显的竞争力差距,可大家都需要生存,所以甚至会有竞争力不足的寄售画廊为了生存采取一些不法手段牟利,对艺术品市场甚至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再一个,画廊因为竞争力、管理者、资本的不同导致了发展的两极分化,通过寄售做为主要销售手段运行的画廊通常销售的艺术品的水准起伏较大,且上限较低,总的来说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推动作用。且时常看见此类画廊通过不法手段牟利的消息被放上新闻。我认为这些问题会随着市场的规范与经济的客观规律逐渐解决。而更多地按照市场规则发展的以代理为主的艺术品画廊的逐渐崛起也能证实这一点。
        艺术市场中除了一级市场存在着让人诟病的诸多问题,受众层面也或多或少存在问题。首先,部分藏家的交易习惯还并未遵守规范的交易规则,存在着现在画廊看好艺术家的作品,或者选中喜欢风格的艺术家,然后直接沟通画家,越过画廊这一层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易,这对于藏家可能是比较划算的交易手段,但对与画廊来说,画廊的宣传花费就没办法得到回报,且流失了买家,不仅损失了经济投入,也可能面临流失了画作就流失了一个和艺术家长期交易搭伙的机会;对于画家来说,一旦这样的交易方式成为主流,成为习惯,成名画家有了一定的藏家储备后便更不愿意与画廊,拍卖行进行交接往来,导致画廊的生存困境被进一步放大。其次,部分艺术家也在钻交易的空子,因为人脉较广,在社交品台发布作品售卖的信息,通过同行传播吸引藏家购入。


这样的交易习惯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急需画廊行业执行严格的交易规则,同时藏家也需要严格遵守交易规则。这是艺术市场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一环,对建立健康的业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大多高价作品的成交又被大肆宣传,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引起了艺术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价格虚高的态势,给大众以艺术品与大量财富划等号,吓退了很多“准藏家”,许多爱好者只有通过购买行画、赝品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享受,这导致行业受众相当集中且不易发展,这使得艺术品市场更加难以得到发展,更何况我国艺术品市场才刚处于起步状态。市场的调和我认为是接下来必不可少的举措,同时画廊也需要私下目前“高大上”的标签走大众化路线,激发普通爱好者的消费欲望,这不仅使得画廊收益提升,也使得不出名的画家得到一些创作激励与成名机会。这样无疑是对市场极好的举措,而部分画廊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在画廊中推出了部分适合普通藏家购入的作品分类。
        三、艺术管理者
        作为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艺术品销售机构发展方向的决定者——艺术管理者,可以说是决定了一个艺术机构的存亡。据调查,我国大多艺术管理者大多只系统学习过管理,或者艺术史,另一方面都是初步掌握。知识储备的不完全,这使得许多私营的盈利性艺术机构存活时间都不长。而由于艺术管理这一专门的学科也是一门近年来出现的新学科,而这一专业的定义也并无定论,导致了相关人才的能力也少有全面的存在。
        首先上文明确了笔者的观点是艺术为先,所以我认为首当其冲需要具备的素养就是艺术管理者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的鉴赏能力有助于艺术管理者确立艺术机构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同时受众欣赏艺术品的场所与艺术品的结合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艺术品的二次创作。一个良好的场地也会给艺术品带来更高的艺术价值,而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也能够帮助艺术机构对于艺术品进行“二次加工”,引导受众更好的感知艺术作品,使得更好的与受众的感知贴合,提升带来的愉悦与满足感,对于盈利性艺术机构也能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其次对于艺术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是不能落下的必备素养之一,在从业过程中,对于艺术品的鉴别与判断收藏价值是不可能避开的环节。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以及特点的知识储备就成为了刚需,在鉴别当代艺术品价值时,甄别其与艺术史上出现过的艺术流派作品是否存在联系也需要艺术理论的提炼与应用,这样的理论知识不但帮助从业者在从业中对于艺术作品的鉴别与判断,同时能够提高从业者的艺术修养,培养其与时俱进的能力。
        结束语:
        综合以上,就是笔者经过总结与翻阅资料、课件总结出来的我国艺术市场与管理面临的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的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艺术管理概论》导论2007年
[2]孙仪先 《关于艺术经济学研究重点与框架的思考》2002年
[3]本文对于艺术市场面临问题的画廊部分观点总结于西华大学艺术管理学网课资料视频课件第一单元第六讲《我国发廊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
黄敏展(2000-),男,汉,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龚玥(2000-),女,汉,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邓宇(1999-),女,汉,四川省成都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指导老师:杨光伟,现任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通讯作者)
本文系美术学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研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