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活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 林少群
[导读] 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文明礼仪上存在差异。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新村小学  林少群
   
摘要: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文明礼仪上存在差异。要想彻底的改变这种差异,需要学校为礼仪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中,可以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和穿衣风格这种细节问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做出榜样,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礼仪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传统礼仪文化
        引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更是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起礼仪教育这个方面,重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生活中礼仪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一、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
        家长和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更是传授文明礼仪的实施者,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则不能培养出懂文明讲礼貌的孩子。因此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用自身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礼貌的语言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礼仪榜样。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从自身的行为举止开始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进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构建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然而家长方面,我们不能控制他们的言行,但是我们可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与他们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礼仪教育的方式,尽量说服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语言和行为,给学生们做出表率。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为彼此树立榜样。小学时期正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非常重要,如果给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会让他们向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在学生的生活中树立榜样,深入挖掘和发现每个身上的闪光点树立典型,充分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的评选可以通过定期的开展礼仪活动来评选。
        二、优化校园氛围,营造礼仪文化环境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可以起到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保持良好习惯的作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


[1]比如我们传统礼仪文化的“行走礼仪”,就要求我们遵循走路时不要走在中间影响他人的视线,我们应该靠路边行走,在站里时也不要站在门的中间,这样不但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还不影响他人的行动。从传统的“行走礼仪”到我们如今的“文明礼仪靠右走”,我们可以遵循这个原则,在学校班级的楼道口,墙体贴上“慢走、靠右行、文明用语”等标语,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防止学生们在楼梯间,拥挤打闹,让他们养成礼让他人,文明用语的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也很大。要想礼仪教育在整体上取得效果,就要重视起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统一教育原则,相互补充。所以在进行礼仪教育中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告知家长礼仪教育的目的,并要求家长在家庭中规范礼仪,让家长提高对礼仪教育在学生身心生长和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知,并告知家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家长也会自觉的配合学校,如此自己礼仪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实践礼仪文化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并不是短暂的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辅助礼仪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礼仪教育方面可以融入丰富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对礼仪教育的认知,不但能够起到检验学生一段时间内礼仪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形式。在学校内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用“入座之礼”,主要内容是讲在入席时要有主次尊卑之分,长者,尊者上座,幼者卑者末座,文明礼仪在现在的生活中依然要听从主人或者长者的安排,按照规矩入座,在室内一般都是把长者的座位安排到北面,晚辈的座位在南面。[2]比如在学校组织开展开学典礼、颁奖典礼时一般学生们要听从老师或者学校领导的安排,按照规定的位置入座,期间不能随意走动,扰乱公共场合的秩序。在上课前,学生们要起立向老师问好,当教师做出回应后学生们则可以坐下,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需要站起来向老师提问或者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于家长或者长辈,学生们也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爱。
        结语:
        总之,强化农村小学生的礼仪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氛围,传承和培养他们的传统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慧芬.浅谈农村小学生活中礼仪教育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0):122.
[2]白云轶.农村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浅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2):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