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刘国琼
[导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市黔江区沙坝镇中心学校  刘国琼  409000

中文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让小学生有书可阅读、有时间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课外阅读能力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达到终身受益、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小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这不仅是对课堂教学而言,也是体现在课外阅读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一些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多多,特别是农村小学生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农村学生家中没有藏书可读,学校适合小年儿童阅读的书也不多,小学生喜欢的、紧跟时代的书籍十分缺乏;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即使有一些书可读,但不知怎么选择,也不知怎么阅读,更谈不上喜欢阅读;另外,由于一些学校未能抓好“作业管理”和“手机管理”,学生的课外时间被过多的作业、手机或其它媒体占据,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创设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
        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图书室或电子阅览室。分低、中、高段年级分别配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为学生创设阅读的平台。在阅读目录方面,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要尽可能多地安排时间、以多种方式开放图书室,拓宽学生校内外阅读的渠道,真正发挥阅读平台的作用,而不是让图书室成为摆设或 “作秀”。
设立富有班级特色的图书角。通过社会募捐、学生个人图书登记暂存班级图书角等方式,使班内资源共享,让孩子可以读更多的书。图书角的存书尽可能定期更换,或逐步增加存书量及书籍类别,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丰富。通过班干部轮流管理或学生自发管理的方式进行图书角管理,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既可以更加方便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还起到了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作用。
        二、加强“三项管理”,让学生有时间阅读
        一是要加强“课外读物管理”。学校或班级配备图书,既不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要顺应时代精神。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避免不良或不适合的读物进校园。中低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不要太深奥,要通俗易懂易读,以注音童话、寓言故事、图文并茂类书籍为主。小学高段要适当增加一些名著,让他们拓展阅读的兴趣,开视野,提高文学素养。还要向家长广泛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在家中阅读课外书籍的注意事项,家长所购买的书籍要少而精,避免不良读物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二要加强“手机及游戏管理”。除了非必要不带手机进校园、禁止手机进课堂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和家长明白手机游戏的危害,从手机游戏中解脱出来,既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还有利于视力保护。
        三要加强“作业管理”。要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减负的要求,学科教师之间要协调好每天的作业总量,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或校内完成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三.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主动阅读,获得阅读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喜欢情节紧张曲折、有趣、通俗易懂的书籍,喜欢童话、民间故事、科幻和惊险体裁的读物,喜欢图文并茂的书籍等。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范围,教师在指导时做到有的放矢,循循善诱,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教师的阅读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陶醉于其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名人故事、经典寓言、神奇童话等,并示范声情并茂的阅读,使其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爱,让阅读情感走进学生心灵,感染学生心灵,激发其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获得丰富的情况体验。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需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让学生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通过开展一些诸如朗诵比赛、故事会、评选阅读小明星、摘录名言展、故事续写、我喜爱的一本书介绍等阅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其置身于阅读的乐趣当中,并通过领略成功的喜悦以巩固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四.指导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教师要通过不同类型课文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让课外阅读更加有效。
        要指导学生运用好“略读法”,知道怎么进行选择性阅读、抓住重点阅读,具有针对性、时效性进行阅读,在短时间内快捷获取书籍或文章的简要内容;还要训练学生掌握好“精读法”,对重点篇目的学习要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读细品,在阅读中理解内容,培养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探究中掌握阅读方法,并在熟读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进行背诵竞赛,从而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略读法”和“精读法”相结合,合理运用,让学生学会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善于拓展课外阅读活动,开辟课外阅读新天地,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新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在浩翰无垠的知识海洋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02-06人教网下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