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 普珍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普珍
[导读]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明确“三合”目标(人合、事合、心合),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公共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是当下群众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白地乡文化服务中心  普珍  851100

摘要: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明确“三合”目标(人合、事合、心合),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公共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是当下群众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文章以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简述了当下群众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了本土群众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文章最后提出了新背景下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以期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和借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新形势;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研究
        文化底蕴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文化活动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利用群众文化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向心力、凝聚力是当下文化工作者致力解决的问题。群众文化活动在推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政策的颁布以及有效措施的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对群众文化活动来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还能实现当地特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立地区品牌、实现西藏地区文化发展方面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立足新形势,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当下群众文化发展新形势
        文化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同样文化关乎着群众生活水平,在实现地区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伟大的民族势必拥有灿烂的文化。只有加强文化发展,实现文化的复兴才能推动民族的发展。因此,发展文化事业、扩大文化产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新时代党中央、政府赋予文化的新内涵。当前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群艺馆、文化馆的建设,鼓励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同时要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通过开展大型文化项目、做好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等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繁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是增强人民凝聚力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内涵分析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学习与娱乐是主要的内容,可以达到与当地人们精神的相契合。纵观西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一般分为集中或分散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群众文化活动集中于广场或公园等公共场合。同时群众文化可以唤醒人的内在情感,可以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对群众思想的启迪、审美的熏陶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功能[1]。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1.传承社会文明的需要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拓宽群众视野,可以实现社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地域特征,不同地区的活动有不同的形式。所以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升本地区文化的知名度,可以增强人们的区域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样在传承社会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前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经济市场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因此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而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实际开展中,群众可以从自己需求出发,自由选择参与的时间,以起到排解压力的作用,可以让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来,进而提升工作效率[2]。
        三、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群众参与度不高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群众参与性很高的互动形式,因此必须保证群众的积极参与。但纵观西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群众参与度低的现实问题。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忽视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加之群众对文化活动认知的片面,进而导致参与度低下。所以提升群众参与度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
        (二)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民俗、手工技艺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内容非常丰富。西藏地区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固有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所以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深挖风俗习惯、文化内涵,通过丰富文化内容,实现地区文化的繁荣。但体现在实际活动中却是这样一番景象:忽视传统文化继承,没有形成稳固的基石,进而阻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尚未发挥社会职能
        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地生活的体现,在社会职能发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和谐风气的构建、丰富业余生活的建立。但纵观西藏地区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没有真正的将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进而抑制了社会各职能的发挥[3]。
        四、新形势下的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
        党中央赋予了文化新内涵、新使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提升文化发展活力的需要。因此各地文化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努力。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群众文化则是公共文化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重点是实现全民族的文化建设,通过底层群众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保障。对基层群众来讲,只有满足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建立惠民、普遍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立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这一现实背景,文化工作者要结合群众需求,明确“公开、独立”的发展原则,实现从政府管理到群众参与的文化形式,通过全面监管、社会管理、政策调节等工作,构建多层次的群众文化机制。另外,通过定位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各种角色,可以为实现群众文化价值提供依据和保障。
        在建立独立运行机制中,有关工作人员要从单一群众服务模式中走出来,建立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即在发挥民间群众文艺活动的基础上,借助现代化技术建立群众文化交流、传播机制。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群众文化集合,为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提供合理的引导[4]。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参与度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以领导扶持为基础,通过政府引导提升群众参与度,一旦缺乏政府扶持、群众参与,势必会降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质量与效率。所以,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情况下,各地政府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占据当年政府开支的1.5%。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群众也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以吸纳青年、老年人的参与,扩大群众文化活动范围,推动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有序进行。
        同时,为了促使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必须加强宣传力度。群众文化活动承办者要基于时代发展特点,巧用网络开展传播,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等,及时公布活动开展时间、流程。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要基于实际情况,细化内容,明确好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职权范围。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通过采取合理措施解决,为后续文化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注重惠民工程建设。因此区域文化服务工作者要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而通过活动组织机制的完善,可以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依据。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对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质量的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依据[5]。
        (三)打造地区特色品牌文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相应的建立了各种品牌文化,群众可以从中了解文化特色,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引向更高的层次。建立群众活动品牌文化,要充分整合群众文化活动资源,通过专业团队的建设,建立多渠道市场运行平台,深挖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平台文化的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比如西藏地区创立的“文创西藏”品牌文化,以独特的创意,将西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结合了起来,在推动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形成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进而提升地区文化实力,为地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次普.新形势下的西藏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J].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012):P.263-264.
[2]张虹.探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策略[J].各界,2020(20):119-120.
[3]闻鸣.和平解放开辟了新西藏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广阔道路?[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1(5):4-11.
[4]徐梅.?赵艳玲.新形势下的本土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策略阐述[J].中国文艺家,2018(007):P.297-297.
[5]吕娇.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探讨[J].艺术科技,2019(16):153-154.?
[6]高俊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组织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J].东西南北,2011(011):P.14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