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快乐读书吧,展开读书吧——低年段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 梁杏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梁杏
[导读] 统编版教材注重把扩大学生阅读量融入课程体系中来,如何发挥课本编排的快乐读书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让学生自主展开读书吧,教师应明确解读各个年段的阅读要求,合理定目标,低年段的快乐读书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家校联动保障实施,多样评价来及时反馈以帮助低年段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广州市番禺区罗家桥虹小学  梁杏  511450

摘要:统编版教材注重把扩大学生阅读量融入课程体系中来,如何发挥课本编排的快乐读书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让学生自主展开读书吧,教师应明确解读各个年段的阅读要求,合理定目标,低年段的快乐读书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家校联动保障实施,多样评价来及时反馈以帮助低年段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低年段学生;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让阅读成为学生成为学习的日常,统编版语文教材通过“快乐读书吧”,旗帜鲜明地将课外阅读作为一个板块纳入教学体系中,首次实现了课外阅读的课程化,成为沟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如何发挥这一阅读板块的桥梁作用呢?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经验以及思考,浅谈几点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快乐读书吧为基点,快乐地展开读书吧。
        一、准确解读,制定合理的目标
        在国际上,美国的查尔教授曾经提出儿童阅读能力与认知发展的横轴中可以看到,9岁以前是儿童阅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叫做学习阅读。这个明确指出了低年段学生阅读培养的方向,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低年级阅读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的“读书真快乐”,多方面的阅读益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产生阅读期待,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而一年级下册的“读读童谣和儿歌”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和富有童趣的童谣与儿歌中找到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乐于开口,有想阅读的想法;二年级上册的“读读童话故事”、二年级下册的“读读儿童故事”则是通过趣味性强的故事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教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品质。每个阶段的目标不一样,但还是围绕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激发兴趣进行,目标指引行动,对这阶段的阅读有了明确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的阅读活动。
        二、激发兴趣,设置适合的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能让低年段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趣味性,要精心组织学生喜欢的阅读教学活动。如笔者在执教《读书真快乐》时,先介绍爱看书的卡通人物云宝看书与回答别的朋友问题的精彩片段,再设计如下的活动:1.选一选:云宝与学生一起交朋友,通过云宝讲述自己读过的书(一般学生熟悉的)来让学生选一选这是哪本绘本中的情节。2.分一分:云宝从百宝箱里摸出一本书,让孩子帮助他分类整理书,让学生知道书的世界的丰富多彩。3.猜一猜:云宝爱看的书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进行一番交流后,再让云宝向孩子介绍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书。


4.帮一帮:让学生带着云宝给大家的书目到学校图书馆“选书”和“看书”,先找到相应的书目后再找自己的喜欢的书读一读,学会在公共场所安静看书和爱护书等。5.议一议:云宝展示一些想象奇特或趣味性强的故事片段与学生读一读,学生交流读后感受。笔者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游戏晋级的方式带学生一步步走进阅读的世界。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紧扣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巧妙地与教学内容对接,将教学目标潜移默化地分解在一个个环节中,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得到激发,孩子能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三、家校联动,拓展阅读的宽度
        艾登.钱柏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里讲到“阅读循环”,他认为一个人自然的阅读,是从选择书籍开始,然后对阅读产生反应,不断产生新的循环。[]在这过程中需要“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来协助他们阅读,这里的“有协助能力的大人”除了老师外,还需要家长的协助。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仅靠老师,效果并不理想。读书既是一种环境,又是一种氛围,孩子身边爱阅读的人越多,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为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家校联动。老师利用“快乐读书吧”解决孩子课外阅读“读什么”“怎么读”等这些问题,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或者“我爱阅读”是阅读方向的具体指引,这是实现课内内容到课外内容得衔接与延伸,这时需要家长们的陪伴与督促。家长的陪伴与协助会让学生在融洽关系中学习阅读,学会阅读,进而享受阅读。这样从“扶”到“放”的家长协助方式,不仅提高孩子阅读兴趣与思维情感,而且在日积月累的书籍中阅读中拓展阅读的宽度,增加知识的高度。
        四、多样评价,习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布置完任务就可以了,需要教师的跟踪参与,同时多样的评价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个长期阅读活动评价的契约。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结合学生的课上交流情况、家长在家阅读情况反馈,从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结合学生读书活动的展示性活动评价,例如教师可以策划共读一本后的分享活动,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点评。或者举办讲故事、故事朗读会、最美亲子阅读家庭评比、每周读书达人等,让学生有自己展示的舞台。
        总之,教学“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我们要紧扣“快乐阅读吧”为着力点,教师要与教材进行深度“对话”以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家校联动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采取多种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走向广阔的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6.
[2] 艾登.钱伯斯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蔡宜容,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