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 刘伟 刘伟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刘伟
[导读] 搞清楚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以及其主要的解决途径问题,是可以避免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里出现较大的方向性偏差的。

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  刘伟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搞清楚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以及其主要的解决途径问题,是可以避免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里出现较大的方向性偏差的。根据当下的情况,我们应该以习主席倡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来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应该是要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来进行的,且不应该只是依靠着当地的农民,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的情况来进行的,这也是习主席提出的“因地制宜”观念。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建共治共享;路径;非遗
        前言:要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住城市化带动消费升级的这一机遇,完善好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机制,构建一套便于操作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让已经受到这一机遇影响的乡村可以以市场的方式先振兴起来,与此同时就可以把剩下来的财力资源转移到那些没有被影响的乡村,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以及成本。本篇文章认为要进行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战略,从多个方面去进行振兴,提升速度。本文首先会回答关于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一些问题,其次是关于对“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理念的解释,最后是关于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
        一、关于确定乡村振兴方向出现的问题
        首先回顾一下在我们国家农村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时期进行的是小城镇建设,后来是关于新农村的建设,再到现在则是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不断的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政府、资本以及农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在以往采取的主要就是政府主导模式,虽然到现在为止它仍旧是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对乡村进行建设会由于政府失灵而产生一些关于在公平和效率方面的损失,而且如果长期的进行下去,可能会减弱关于农民建设的主体性。而对于资本主导的模式,在学术界里一般都是以批评为主,它主要是对两种类型的下乡情况来进行的:第一,根据增减挂钩的政策来进行乡村建设的商业资本;第二,在土地流转政策中参与到农业经营中的产业资本。一些学者认为农民上楼其实在实际上就是他们用价格较便宜的居住地来为城市进行扩张,而这时商业资本家们是成为了索取者。根据一些资料就不难发现,对于在政府主导或者是资本主导模式下的乡村建设,对于他们的批评里都是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农民的作用在乡村发展中被忽略掉,所以我们要明白并且确认在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这是确定了乡村振兴的方向。而且政府、资本、农民三方也需要进行多元化的合作,这是为了促进乡村建设模式可以多元化的方法。
        二、关于“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理念的解释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强调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这一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生活等等,而且要促进全国人民大团结,并且要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奋发前进。之后他又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方面来对共享发展这一理念的内涵进行了解释,说“只有实现了共建,才能实现共享,实现共建的过程也是实现共享的过程。”虽然在这个时候没有特别明确的提出来关于共治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暗示了“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理念的内涵及其它们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要实现共建主要是要依靠着人民群众来进行,共治在于进行安排有效的制度,共享则是为了人民而进行发展。


在共享里是包含了共建和共治的,共建是实现共治和共享的前提,共治是共建和共享的保障,而共享则是实现共建与共治的最终目的。
        三、关于实现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
        我们要明白,产业兴旺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重点。乡村市场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农民,而且这个市场是没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可以为他们提供资金、人才以及科技等一些方面的支持。那么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果这些农民跟某些专业化的企业去进行竞争,结果则是可想而知。而共建共治共享路径强调的是发挥多元化的主体的作用,不仅要发挥农民在农业的生产中的在成本和经营方面的优势,也要发挥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作用,进而来提高农民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健全相关的体系,而且一方面也可以弱化资本所带来的风险。
        1.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来推动乡村振兴
        南平镇是南川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他们的民族手工产品就非常的出色,绳结编织就是其中的一个产品,它可用于衣服、家居用品、包包等产品上,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到重庆进行了非遗培训,如今绳结编织已经成为了南平镇的一大特色,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农民富足起来,真正的实现了乡村振兴;云南省的非遗“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其传承人始终坚守,而且成立了云南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该公司将纯手工古法压榨技艺生产的“依鲁”牌菜籽油推向市场,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并与当地114户贫困户签订了订购协议,通过产业方面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脱掉贫困帽。那么以重庆南川区为例,南川区的大树茶是茶树的鼻祖,我们可以利用大树茶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起跳板”。
        2.以农村现状作为基础,发展新产业
        在第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提出来,要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制应该要以绿色发展的理念作为领导,而且需要改变农业的发展形式,从而去推动农业现代化。在乡村发展新产业要找准产业的方向,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高效化、生态化且智慧的方向上。如果一些乡村带有工矿、商贸或者非遗文化基础的,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促动旅游化的产业。但应该要注意的是,不要每一个乡村都搞旅游、工业的项目,每个村子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要找对自己独特的特点所在来进行发展。
        结束语:
        农村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农村振兴项目里,经过共产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改革计划,我们国家农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振兴--路好走了,交通便利了,村民也都住进了小别墅。所以可以看出来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观念里进行分析、实践是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以及现实意义的。
作者简介:姓名:刘伟;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云南昆明;出生年月:1982年7月29日;当前职务:办公室主任;当前职称:馆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者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单位所在地:昆明市云兴路99号五华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陈锐、王红扬、钱慧,2016:《治理结构视角的“乡村建设实验”特征考察》,《现代城市研究》第10期。
[2]陈锡文,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