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王娟
[导读] 面对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小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游戏激发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贵州省贵定县云雾小学  王娟  551300

摘要:面对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小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音乐游戏激发自身的音乐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必须科学、合理地融入音乐游戏,借助音乐游戏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游戏 融合
        引言: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将音乐与游戏有效结合,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音乐课堂活动方式,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游戏的关键所在,将音乐游戏渗透到音乐学习中,辅助教学从而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音乐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从音乐本身入手,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终身学习愿望。因此,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小学音乐的发展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生学好音乐利于其身心的发展。音乐课程不但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起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目前,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音乐教育还存在大小城市差距、城乡差距。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学校还不能开足、开齐音乐课;有些学校的教师并不专业,音乐课堂教学不能专业地引导学生学习;而有些学校的教师更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普遍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只注重概念,而看轻实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影响学生日后音乐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甚至也影响了与实践相结合所需能力的培养。由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差距较大,乐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像学习一种难懂的语言,如果教师使用比较呆板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教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所以教师需要放宽视野,让学生真正学会音乐。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融合
        (一)应用音乐游戏导入课堂,激发兴趣
        导入环节,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休止符”音乐知识的时候,在导入环节,笔者并没有一上开就将这个知识点展现给学生,而是创设了“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随意地说出当前是红灯还是绿灯,还是黄灯,学生们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做出不同的动作。这个音乐游戏是具有趣味性的,很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体验游戏的过程,正是学生初步感知休止符的过程,便于学生在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就感知新知,为接下来深入地探究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音乐游戏,实施节奏训练
        在音乐学习中,节奏训练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加强音乐节奏训练,可以促使学生在音乐节奏中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基于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训练效果不佳的现状,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训练与音乐游戏有机结合到一起,使枯燥的节奏训练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升音乐节奏的训练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音乐节奏训练之前,可对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声音进行搜集,包括汽笛声、动物叫声、雨声等,在课堂上将其播放出来,使学生对其形成全面的认识。接着,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则发出节拍不同的声音,使学生充分利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将听到的节奏模仿出来。如此一来,学生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就增强了音乐节奏感。
        (三)科学引导音乐游戏
        教师既是观察者,也是指导者,根据情形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说、引导和点拨。当学生的游戏进行不下去时,教师最好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体认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在认识、年龄、心理上都存有差别。他们不同的心理观念,使得对于教的要求也有所差别,产生了特有的阶段特征。针对学生此时的心理特殊要求,学生教师教育有着阶段性、顺序性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观念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避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音乐游戏固然为大多数学生所喜欢,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短暂的且容易转移。调查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小孩并不喜欢现有的教学活动,觉得教学活动相对枯燥和无聊。几乎没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小学教育老师布置的一些活动任务,这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参加积极兴趣,并且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且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经常无法专心上课,容易在上课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方面的注意力。
        (四)结合音乐游戏,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引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知音乐的魅力,获得丰富的情感和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等。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不能局限在教材内容上,而应结合音乐作品,对其背后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补充。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开小差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状,教师在拓展音乐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音乐游戏的模式,引导学生以朗诵的形式对音乐作品背后涉及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游戏中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拓展。
        结束语:
        由此可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作为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丰富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喜爱音乐,学会合作探究,提高基本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敏.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01):58-59.
[2]吴婷.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长江丛刊,2020(36):17-18.
[3]李文娟.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实施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22):164+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