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吴志萍 夏水龙
[导读] 金融学具有抽象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在金融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面对复杂而深奥的名次及新鲜概念,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更无法对照现实加以运用。

江西工程学院  吴志萍  夏水龙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金融学具有抽象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在金融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面对复杂而深奥的名次及新鲜概念,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更无法对照现实加以运用。因此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以已发生过的现实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
关键词:金融学;教学;案例
        金融业涵盖面较广,金融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把握相关领域的案例,以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逐步引导到概念上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对照现实事件,更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一、案例教学的优势
        1.实践性强
        金融学看似深奥却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金融学是可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的一门学科,例如: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单利、复利、可保收入、公积金等等问题可以用量化方法分析预期收益,可以相当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及个人生活水平。
        2.激发学习兴趣
        金融学教学以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可以摆脱以往枯燥的教学,将已发生过的金融现象引入到教学之中,由案例带入到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学习金融类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讨论,探究金融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奥秘,使得金融知识传授的过程变得轻松无压力,让学生由抵触知识的行为逐渐消失,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双重目的。
        3.有助于提高教师水平
        使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依靠教师收集各种案例,将收集的案例加以分析与总结,并恰当的运用到各章节中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收集案例的同时其本身也要不断的思考,这一过程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使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发生质的转变,从而推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1.案例准备
        通过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收集和准备相关案例材料,案例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尽量是学生能在生活中触及到的金融现象,与此同时也要做到案例的与时俱进,尽量避免陈旧案例。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活,设定学生为主角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避免案例设计的可分析性,教师可提前将案例以邮件等方式发送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上课时集中探讨,得到结论。
        2.案例的讲解与探讨
        案例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此环节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将学生引入到概念中来。教师可以讲述过程、集中探讨、分组探讨等方式开展教学,以学生需有自己的建树为目的,最后集中思想、突破障碍,直至引入到重点、难点知识,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将重难点知识与发生事实产生关联,以此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做好分析案例的同时,教师要着重听取学生的观点,将典型的错误观点汇集并告知正确的思考方式,另外还应将正确的观点汇集进行总结性陈述。对案例中主要问题进行强调,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对分析中不够确切、不够准确的地方做重点讲解,通过案例的分析后还应告知学生应当吸取的经验。
        三、金融学案例教学的优化路径
        1.筛选案例,合理配置教案。金融学理论和方法是前人对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总结而揭示和抽象出来的金融运行规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现象是一种表面的变化,而内在规律是稳定的,因此案例教学不能弱化理论讲授。教师可反复修改和使用经典案例。筛选新案例时,内容方面注重紧跟实际变化,符合教学大纲,若缺乏代表性则不适合教学。某些基础性的知识,如货币、信用等并不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某些难理解较抽象的知识,如货币创造等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加以阐述。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2.组织讨论,激发学习热情。从时空配置的角度,案例教学应贯穿课堂内外,延伸到社会实践环节。课时有限,教师不宜采用过多的案例挤占理论讲授的时间,继而影响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可依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采用最适宜的方法,具体如发现诱导法、暗示启发法、情境想象法、点拨提示法、小组讨论法等。应转化为“多指标”的成绩评定标准,包括学生事前准备、讨论时的积极性和课后的总结报告等,以激励学生在准备阶段积极合作,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总结点评,完善教学环节。抓住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以探索的方式总结出大家认可的一个最佳答案。对有争议的问题不必纠结标准答案,集思广益,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案例本身应与金融学基本原理有关,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总之,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显著。但是如何结合金融现象指导教学内容,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更有效地凝练和提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金融学思维和分析方法,仍需进—步思考和探索。
        三、实现案例教学模式转变的相关要求
        1.教学体系的改进
        实现案例教学的根本是改进教学体系,没有完善的体系支撑很难实现案例教学的转变,教学体系的改进包括:教材、教具、教学系统、教学环境等。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因此教师在教材选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教材的可用性;教具方面要改进教学工具,可由传统书写教学过渡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案例学的灵活性;另外在教学系统和环境方面教师可依据经验向学校反映以支持案例教学方面的改进,以此来推进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2.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熟练教学软件及多媒体教具的运用,掌握最新发展趋势,将新案例、新发展引入课堂,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展现给学生,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建立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应包括现场反馈和课后反馈,由学生在课堂上因案例所引起的思考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反馈,课后由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的新思考并向教师反馈为课后反馈,无论是哪种反馈机制都能说明案例教学的可行性,教师在得到反馈后应及时做出相应并总结案例教学的优缺点从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叮.教育教学论坛,2015,(49) : 114-115.
[2]孙冬,史蓉晖.案例教学在公司金融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6,(19),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