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艺术管理与艺术管理者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朱倩波 林清清 邓智杰 杨光伟
[导读] 艺术主要指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者是在各个艺术组织中从事组织、管理和运营的人,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受众的关系纽带,缺少艺术管理者的引导、组织和规划,群体组织艺术管理主体——艺术组织也就不复存在。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朱倩波  林清清  邓智杰  杨光伟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艺术主要指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艺术管理者是在各个艺术组织中从事组织、管理和运营的人,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受众的关系纽带,缺少艺术管理者的引导、组织和规划,群体组织艺术管理主体——艺术组织也就不复存在。艺术管理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从事该行业的素养,如艺术素养、管理素养、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是艺术管理者从业的基础。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艺术管理群体组织的运作和层次。本文将围绕艺术、艺术管理、艺术管理者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艺术 艺术管理 艺术管理者
        一、什么是艺术
        艺术在社会中的具有很高的位置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从根本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艺术管理
        管理是一种行为 ,管理的行为是组织 ,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组织是管理的生存基础。而管理的流派众多,理论混杂,哈罗德·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丛林”。管理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管理的概念,行为,职能,本质,性质和特征等。管理的原理是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管理体系,是实施管理职能的理论依据,是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管理的宗旨就是在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执行和完成是靠管理方法来实现。管理是一门科学,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有系统化的管理知识。管理科学不等于科学管理。管理的本质是追求效率,效率是管理的灵魂,它既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判断管理成败的最终标准,管理就是为了组织获得更大的效率,更快的达到组织的目的,所以,这也要求我们的艺术管理者追求效率,让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更好的交流互动,让观众从艺术中获得更大限度的愉悦和益处,同时这也就说明了,艺术管理者想要达到目的,就要具备资深的艺术知识、艺术能力和艺术专业水平。这是书本上对于管理的阐释与理解。但就如书上所说,当前很难找到一个有关艺术管理的准确定义。目前比较认可的定义出自《国际公共政策与管理百科全书》(1998)“艺术管理”词条:
        艺术管理是将五个传统职能——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在表演或视觉艺术的创作以及艺术作品的展示应用。对于这个定义,艺术管理有两种意见,一是强调管理的过程与步骤。二是提出两个明确而相互联系的活动范围:公共,非盈利;私人,盈利,丹·马丁把艺术管理分为5个方面:
        战略规划,财政管理,筹资,市场,设备或物质实施管理。
        而观点分为两类:
        一是关注艺术管理的应用,将其视为MBA学习的一分支学科。二是将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多种智性分析方法发生联系的地带而加以追求。而艺术管理的目的就是审美价值观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效益的兼顾。


艺术管理的作用就是引到艺术创作和传播达到最佳状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推进良好的艺术行业行为的形成。此外,艺术管理的三个任务:一是艺术上最求卓越与真诚,二是培养组织的亲和力与观众的开发,三是公共义务与成本效率,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艺术管理的三大基本范畴:基础理论范畴,应用理论范畴,应用范畴。而艺术管理学最为突出的学科基础特征是跨域性,应用性,综合性。而对于艺术管理学理论研究基本范畴的阐释并非僵滞的,而是呈现动态的趋势,即可偏向自身专注的领域,又可适度交叉,形成三个研究范畴之间的互融与渗透,呈现出多向流动和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首先,要对现代管理制度及其发展有一个好的了解,其次,要了解当代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发展状况。
        三、艺术管理者和艺术
        艺术是人类经过长期发展所产生的文化产品,在各阶级的社会中,被人们认为具有某种神圣意味的产品,与金钱是相对立的。将艺术与当今的市场经济相联系,将艺术看做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是人类思想观念的一次飞跃。就商品的生产过程来看,艺术管理与商品的生产时相互对应的。工业产品是从产品的生产到供销再到清费完整的过程。艺术管理在当中也是由这儿个少骤所组成,例如进行一个艺术品的展览,展品和解释展品者都属于“产品",展现品的现场即则产品的“供销“环节,而参观展览的观众是属于产品的消费者。
        艺术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审美观念,使尽可能多的观众从艺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愉悦和益处。观众的审美体验可能发生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但艺术场所仍然是观众获得艺术经验的主要场所。艺术管理者就要尽自己最大可能专注于艺术本身,以及与观众之间的审美关系审美与人的经验和体验有关,艺术管理者不可以一味迎合,而要引领大众审美。
        艺术管理者一般指的是在艺术组织和活动中从事策划、组织、管理、运作等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艺术作品与艺术受众间联系的纽带。缺少艺术管理者的引导、组织和规划,群体组织艺术管理主体一艺 术组织也就不复存在。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文化艺术活动的繁荣及其传播,使得参与艺术管理的层面越来越广,除了在艺术组织机构,如艺术场馆、文物博物馆、艺术画廊、艺术基金等机构的工作者,还包括除艺术组织机构外参与艺术管理工作的艺术媒体人、艺术出版人、艺术创作者等。
        结束语:
        艺术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艺术作为一种为人们精神服务的形式,它必定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有的艺术形式会慢慢消失,新的艺术形式又会产生。形式总是会变的,人文精神的主题却是永恒的。过分强调艺术管理中的具体艺术形式,将不利于艺术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艺术史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艺术管理者协调艺术形式之间的均衡发展,既要与时俱进,也要取其精华。不能让优秀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被时代所取缔。总之,艺术与管理,看起来内者之间毫不相干,其实联系紧密,随着艺术市场蓬勃的发展,艺术市场需要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在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玉良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有关间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9年5月.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作者简介:
朱倩波(1999-),女,汉,四川省雅安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林清清(1999-),女,汉,四川省达州市,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邓智杰(1999-)女,汉,四川省雅安市 本科 研究方向:音乐学
指导老师:杨光伟,现任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通讯作者)
本文系美术学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研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