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翁颖虹
[导读] 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基本课程,是实施美育的 重要途径,在学生道德情操上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 义和价值。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禾丰中学  翁颖虹  342300

摘要: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基本课程,是实施美育的 重要途径,在学生道德情操上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 义和价值。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情感、行为方面的 主观参与,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根据音乐艺术的表 现特征、听觉特性,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整 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艺术听觉特性中的作 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提 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音乐欣赏课;应用价值;策略
        引言:
        研究表明,多感官体验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对感觉器官的感知,帮助学生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并逐渐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在审美训练中实现欣赏,创造,表演和想象力的全面提升。初中音乐教学非常重视多感觉器官的参与,从本质上讲,它是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身体运动来欣赏音乐作品的。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赏美的能力。
        一、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欣赏中的应用价值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建立在听觉能力的基础上。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发展音乐想象,深化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于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知力、陶冶音乐情操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音乐是情感的传递,它不仅是欣赏者自身的体验,也强调欣赏者与作者之间的交融、共鸣。不管是普通听众,还是音乐专家,音乐的体验都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心理要素。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打开音乐与学生、音乐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渠道,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根据需求,找到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契合的音乐内容,学会感悟与聆听。
        二、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策略
        2.1巧妙设问,促进学生理解音乐情感
        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其必要前提是提升音乐基础文化。通过聆听美妙的音乐,探究音乐旋律中的元素,感受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学生能加深不同音乐风格在心中的认知,了解时代特色及创作背景,学生就能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情感元素的融入,还要巧妙地设置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的动力,从而逐步掌握基础文化知识,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继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现。



        2.2听音乐,感受音乐情感
        说到音乐,首先带给人们的是听觉上的享受。初中音乐教学应加强对音乐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音乐作品。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质量等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具体的画面,并刻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同时,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也会被学生感受到,这样可以增强音乐的吸引力。聆听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感到更加快乐,并减轻情绪压力。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发展听音乐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之美。例如,在欣赏古琴作品《流水》,因为古琴艺术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所以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于《高山流水》学生熟知的只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其实没有认真聆听过伯牙抚琴演奏的作品。教材选取的是其中的片段《流水》,作品通过不同技法描绘大自然中湖泊、江河、高山的形象。音乐本身就是抽象的,不能具象成某一个事物,都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转化而成的。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会提前播放古琴作品,并请几位同学尝试模仿表演古人的日常,有了这样古色古香的聆听氛围,学生才会有意识地静下心来融入旋律,探究作品的深层内涵。
        2.3巧妙设境,激发情感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动员视觉,充分呈现音乐情境。在视觉的调动下,学生将对音乐有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可以真正进入音乐世界并与创作者形成意识形态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理解音乐。音乐情境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一首音乐可以具有多种音乐情境,但是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是固定的,不会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高的要求。基于此,音乐的视觉呈现应当尽可能表现出音乐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理解,也可以使音乐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例如,在《茉莉花》这首乐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 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建,从而激发学生欣赏本节课的积极情感,并让学生基于情境产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在课下,教师利用网络检索的方式,查找网络中展现茉莉花盛开景象的视频 以及图片,并对这些视频和图片进行下载。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播放给学生,学生被视频吸引,赞叹视频 中茉莉花盛开时的美景,并产生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本首乐曲,并将茉莉花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欣赏乐曲之余,也可以基于直观的情境,产生对茉莉花的感悟 和喜爱之情,从而有感情地进行本首乐曲的学唱。
        结束语:
        根据以前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尽管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多种感官的经验,但教师必须确保每个设计环节以及该环节中教学目标的广度和数量适当。为了达到简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防止浮华,强调实践,也要注意知识的实施,使体验活动更有目的性。
参考文献:
[1]王艺臻.探微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知识窗(教师版),2020(06):18.
[2]王雪琴.试析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体验式学习[J].知识文库,2019(24):3-4.
[3]刘星系.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通感体验的具体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1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