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 邓景志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邓景志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正小学  邓景志  510168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倘若不能改正出现的问题,会对小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小学的教学发展也因此受阻。因此,小学校园必须重视教学管理来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核心素养作为小学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引,不仅能够引导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有效完善管理机制。因此,如何深入分析核心素养,探寻符合本校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因此,小学应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意识到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推进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势
        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小学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牢固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趋势,假如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小学教育的效果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生的年纪尚小,身心发育都还不成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极其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养成的重要时期,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可以为小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因此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对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有间接的影响。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2.1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
        想要将人文关怀理念全面融入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拉近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反省,对于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对学生展开更加高效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来展开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应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和接纳学生,进而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2.2丰富教育管理内容
        要保证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学校需要意识到丰富管理内容的重要性,并通过核心素养引入创新管理方式,在有效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现阶段不少学校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普遍使用统一的管理模式与内容,并将管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直至消失,严重影响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顺利落实。这就需要小学提高教育管理内容的丰富性,鼓励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主动建立更加紧密的交流平台,在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结构及学习需要的同时,更有计划性地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另外,教师需要重视对核心素养价值内涵的深入挖掘,使用各种新式教学手段,开展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在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相互渗透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的全面完善。
        2.3改善管理模式,实行柔性管理
        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所以要注重对教师的管理。每位教师都是渴望能够被公平对待的,如果学校不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必然会影响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学校必须要保证为教师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平等对待教师,让教师对于学校能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除了要关心教师所教学科的成绩之外,教师的生活问题也需要学校多多关心,要能够知道当前教师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想法,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让教师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发挥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处处为教师着想,教师才会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让更多学生受益,提升教学质量。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对教师学历提升的激励,尤其是当下新课改推行,社会在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自然在提高,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朝着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知识面变广,知识储备量增加,更好地在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优势,树立教师权威,而且可以让教师用更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解答,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
        2.4注重安全意识的强化
        无论人们有多么细致的管理办法,有多么健全的管理机制,都不能100%的确保避免一切安全事故。所以在加强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安全意识的强化。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安全意识强化,不仅仅包含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还包含学校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强化。比如,一些学校常常定期举行火灾、地震等灾害预防的逃生演练,为学生灌输安全知识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通过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对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学校管理者也要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学校的公共设施以及教室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且及时清理这些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前,要始终紧绷安全防范的神经,在事故发生之后又能够采取正确的安全管理办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肩负着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与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学校注重对自身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并结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探寻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途径,在明确自身价值取向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保证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进而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鲍玉娣.创新小学教育管理策略,科学提升教学实效性[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2):112-113.
[2]白亚涛.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1(03):214-215.
[3]栗明伟.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学周刊,2020(35):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