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王丹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9月下   作者:王丹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教学时也更加重视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手段。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四小学  王丹  66309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教学时也更加重视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手段。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知识,课堂教学也会更加高效。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使用分层教学的时候,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也不利于分层教学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观念的优化和更新,真正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给分层教学更顺利地实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年龄较小且心智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轻松地学好这门学科,学生自身必须要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若干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让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1]。其实,分层教学是一个过程,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其进行划分;之后,针对他们现阶段的能力和不足对其进行教学,最后,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分层教学不是为了分层,其最终目的是教学。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层次的学生,及时根据他们当下的水平进行调整,保证学生都能持续增强自身的实力。分层教学由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目前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
        每一个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某个知识点某些学生并不用教师讲太多的理论就能自己学会,还有一些学生就算教师讲解的再通透也无法理解.部分数学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有些小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便会在课堂上装作仔细听讲,但实际是在课上开小差.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比较单一,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降低了整体课堂效率.在融入分层教学法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所以推行并深入创新与完善分层教学法在目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有必要的。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一)根据分层标准思考相应的授课方式
        分层教学的重点是分层授课,教师要思考不同的授课方式。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合理地对教学内容分类,以达到提升学优生、带动普通生、兼顾学困生的目的。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对学困生的要求应是熟练解出方程,对普通生的要求应是能自主列出方程,而对学优生的要求则是利用方程解决难题。其次,教师要把握住课堂提问环节。面对不同的个体,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他们能回答的范围内增加一些难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新的知识,以达到挖掘他们潜力的目的。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开始就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时间的分层
        我国每一个阶段的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40分钟左右,课堂时间有限,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当对时间也展开分层.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中会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内容,教师在时间上的安排应当从整体上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然后能够制作扇形统计图.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时间安排成用10分钟了解和熟悉扇形统计图的样貌和特点,15分钟是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然后学生跟着模仿.最后20分钟是教师提供数据,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互相交流合作和讨论基础上完成扇形统计图制作。
        (三)好教学内容的分层
        学生不同,其能力也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各不相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担负着帮助学生奠定良好数学基础的任务,这便要求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的时候,绝对不能够通过一套模式进行教学,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比如,在讲到“时分秒”的时候,由于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多,并且难易程度不一样,教师可以将局域网运用进来,进行课件的制作,将教学内容划分成多个模块,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若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教师应该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提问,这样能够避免出现因为学生不敢提问而影响知识掌握的情况。若是学生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测试,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情况,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能够推动师生交流更好地进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拓展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搜集相关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分层教学的内容与方式进行积极创新与完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国能.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5):63-64.
[2]陈瑶.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4):75-76.
[3]金雅慧.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实施探究[J].读写算,2019(36):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