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庆 胡小梅 林春花
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科 1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展开中医针灸治疗,B组添加电脑中频温热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ROM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疼痛表现,并提升肩关节功能。
【关键词】电脑中频温热治疗;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
肩周炎是由于肩周肌肉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拉伤或劳损所致,部分患者也会因为肩关节长时间受凉,导致形成无菌性炎症病灶,从而诱发肩周炎。发病主要表现为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受限障碍,尤其是以被动活动障碍为主,并且还存在疼痛感。而积极展开治疗,可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1]。故本次纳入研究肩周炎患者60例,并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电脑中频温热治疗的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且均签署知情文件。同时排除沟通及精神异常、依从性较差、合并恶性肿瘤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男女比例A组16:14,B组15:15;平均年龄A组(40.65±3.54)岁,B组(40.59±3.61)岁;平均病程A组(6.67±2.03)月,B组(6.80±2.13)月。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展开西药常规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取坐位选择患侧肩隅、肩贞、肩前和同侧下肢条口穴,常规消毒后以常规针刺法进行穴位针灸,留针30min。拔针后B组增加电脑中频治疗仪(广州源康鑫生产的YKX-Y70型,注册证编号:粤械注准20172261883)温热治疗,将热疗带放置在患侧肩前穴和肩贞穴,治疗20min。两组患者治疗频率均为1次/d,治疗7d,休息2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1.3 指标观察
治疗4个疗程后将患者以下指标进行对比:(1)ROM评分,评估关节活动度,分数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强;(2)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且不可忍受的疼痛;(3)疗效,疼痛消失、前屈上举150°、外展90°、内旋后肘达对侧肩胛下角为痊愈,疼痛明显减轻、前屈上举120°、外展80°、内旋后达第lO胸椎为显效,疼痛减轻、前屈上举100°、外展7°、内旋后达第2腰椎为有效,未触及上述标准为无效。(痊愈+显效+有效)÷30×100%=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png)
3 讨论
肩周炎好发于中年人群,临床上表现为肩周疼痛及活动障碍,主动及被动均不能达到正常活动范围。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进行积极治疗,以及展开适当的功能锻炼,就可以康复,并防止肩关节活动范围下降。中医理论将肩周炎纳入“痹证”范畴,也被称为“五十肩”活“肩凝症”。主要为风寒湿之邪,入体、气血瘀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失所养所致,因此治疗应该遵循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行气活血的原则[3]。故在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首先会进行充分的消炎、去痛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然后在进行推拿按摩、穴位热敷以及针灸治疗,以松解关节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及缓解疼痛,最终达到提升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的目的。
针灸是我国特色疗法。通过针刺相应穴位,可以调节生物力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也可以减轻肩部神经的压力,消除炎症,放松经络,疏通血液,消除关节疼痛。同时还能清除关节内的病理产物,抑制疾病的发展,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加速肩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但是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捻针使得气,这也就增加了疼痛感,导致部分患者惧怕治疗,从而致使疗效不能达到预期[4]。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频治疗仪也逐渐应用到肩周炎的治疗中,其属于电子理疗仪,从中医学角度来说其具有行气活血、利湿消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等作用。而将其应用到肩周炎的治疗中,通过中频电流温热治疗,可刺激皮肤,使神经兴奋,引起肌肉收缩,最终起到扩张血管、舒筋活血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本次对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展开研究,并以传统针灸治疗效果为参考,结果显示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ROM评分高于A组,VAS评分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同时联合针灸治疗,不仅可以提升临床疗效,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肩功能,对其生命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电脑中频温热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预后意义积极,值得在临床上被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龙江,张新均.中药药包热敷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症状控制效果对比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53-54.
[2]张海英,王丽娟,袁仕国,等.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82-89.
[3]彭志谋,廖柏丹,彭宣军.电脑中频电疗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对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v.29(7):102-104.
[4]陈妙媛,刘剑芬,高艳芳,等.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关节功能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