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宇
大庆中心血站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血清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及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热及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L-6、IL-8及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3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溴己新;莫西沙星;慢性支气管炎;炎性因子
慢性支气管炎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进行性发展,可导致化脓性炎症。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止咳或抗炎治疗。本研究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对呼吸功能及血清内皮素-1(ET-1)、IL-8(IL-8)等炎性因子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对照组年龄50~78(62.43±4.12)岁,中度22例,重度8例,病程1~10(7.32±4.21)年,其中男16例,女14例。研究组年龄51~9(62.43±4.90)岁,中度21例,重度9例,病程1~11(7.40±4.89)年,其中男15例,女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治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药物,一次为200mg,一天2次,研究组患者进行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莫西沙星药物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5ml生理氯化钠溶液+12mg溴己新,雾化吸入,一次为15min,一天2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ET-1、L8等炎性因子水平、用药至各项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等指标。
1.4 数据分析方法
2.3两组血清ET-1、IL8等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IL-8水平分别为(210.32土50.43)ng/L与(289.09±58.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IL6水平为(6.40±2.12)ng/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IL6水平为(8.90±3.2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ET-1水平为(52.09±4.1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ET-1水平[(59.12土4.5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逐年升高,易反复发作国,为老年人多发病,急性发作可能导致肺性脑病或心力衰竭,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应用抗生素治疗,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延长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本。莫西沙星为一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分泌物和呼吸道中浓度较高,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DNA合成,抗厌氧菌能力较强,结合细菌DNA旋转酶与拓扑异构酶IV,不易产生耐药性,肺组织渗透性高,组织穿透性强,用药安全性高,通过肾和肝代谢。溴己新可作用于支气管腺体细胞,能够有利于痰液咳出,降低黏稠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热及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IL-6、IL-8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溴己新联合莫西沙星的临床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临床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爱荣,杨军录.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2):14-6.DOI:10.7619/jcmp.201822005.
[2]张炜刚.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们.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52-154.DOI:10.11655/zgywylc2020.07.047.
[3]邓梓辛,张美祥,谭璐,等.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J].西北药学杂志,2015,30(6):728-732.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5.0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