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羽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摘 要】目的:文章结合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后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诊断措施。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35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的表现做了研究,利用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做了临床检查。结果:35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年龄超过70岁,27例患者的卧床时间超过24小时;这些患者临床均表现出胸闷、呼吸急促现象,采用了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中29例患者D2聚体阳性、26例患者表现出低氧血症。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出:有21例患者存在右心室扩大的症状,占研究人数的60%,有18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症状,占总人数51.4%。结论: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症状主要表现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临床症状表现出气急、胸闷等症状,在临床中结合这些症状特征与实验室检查技术,能有效的确诊患者病情,提高诊断质量。
【关键词】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临床;预防
心脏介入手术是目前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措施,其包括经皮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病封堵术、射频消融术等,围术期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以及其他分支动脉的现象,轻者影响患者康复效率,重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心脏介入围术期及早发现患者肺栓塞现象并及时的给予处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病病死率,提高患者康复效率。本文对2019年一年期间某医院心脏介入围术期发生的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做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1年时间里在某医院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发生肺栓塞患者中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普遍在45~83岁之间,患者平局年龄为73.67岁。这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华北这13例,均符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标准,患者症状符合现行肺血栓栓塞疾病患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内容包含了临床特征,发病诱因、各类检查结果等事项。
1.3、统计处理措施
采用了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均采用±标准差来进行表示,组件比较用t检验,技术利用频率和百分比表示,组件对比则利用卡方检验技术。
2、结果
2.1、临床结果
35例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发生非卖栓塞的患者中,冠脉介入术之后发生肺栓塞患者有16例,占所有患者的45.7%。射频消融术之后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有8例,占总患者人数的22.9%。起搏器植入术之后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有6例,占总患者人数的17.1%,先心病封堵术后产生的现象为5例,占患者总人数的14.3%。
另外,这35例患者中遍存在其他并发症,其中23例患者有高血压症状,占患者总人数的65.7%。25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占患者总人数的71.4%,17例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占患者总人数的48.6%;19例患者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占据患者人数的54.3%。
这些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的肺栓塞症状差异较大,包括胸闷伴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晕厥、下肢疼痛以及心悸等。其中呼吸困难伴胸闷患者29例,咳嗽患者15例,心悸患者27例,胸痛患者22例 ,晕厥患者5例,下肢疼痛患者3例。在身体特征方面存在心动速度过快患者27例、心动速度每分钟超过90次,呼吸急促患者21例,9例患者存在下肢水肿,11例患者出现肺部哮鸣音。
2.2发生肺栓塞的诱因
就35例患者中发生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其中23例70岁以上的患者本身存在肺栓塞症状;有27例患者因局部血肿、股动静脉压迫24小时以上引起肺栓塞的发生肺栓塞;有6例患者因起搏器植入之后未曾使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剂;2例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出现排便困难、腹胀的现象。
2.3血气分析和D2聚体检测结果
在本次实验研究的35例患者中,26例患者发现有低氧血症症状,表现出氧分较低、血糖饱和度高,甚至达到80%;剩下的9例患者氧分压正常,均在95%以上.
2.4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得出,有5例患者出现Ⅰ导联S波深大、Ⅲ导联Q波深大和T波倒置特征,27例患者存在窦性心律不齐,12例患者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此时,为了更好的现实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了超声心动图进行复查,其中12例患者存在三尖瓣反流、18例患者有肺动脉压增高,21例患者有右心室扩大。
2.5肺动脉螺旋CT检查
通过CT检查,得出35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存在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存在缺损,且缺损现象充盈可见,仪器提示患者有血栓症状。8例患者存在高度肺栓塞问题;2例患者经过肺动脉螺旋CT检查之后发现无血栓栓塞症状,但是由于病情比较重,氧分压较低,仅仅为48mmHg,SPO2波动于80%~84%,因此未能及时通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肺部炎性反应、肿瘤和哮喘等症状,均怀疑是手术期小栓子堵塞引起的,经过过本次治疗后,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都恢复正常。
3、讨论
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得出,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的形成原因众多,包括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多方面因素,其中股动脉和股静脉引起肺栓塞的几率最大。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需要加压包扎股动脉、股静脉,在手术结束之后要静卧4~24小时。但这些因素的存在,容易造成患者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进而引起血栓的形成。而血栓要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清除,负责很容易引起肺栓塞症状的出现,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表明,心脏计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也不相同。其中大部分患者在出现肺栓塞的时候都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心悸等,只有2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且无胸闷、气喘和气急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在心脏介入围术期患者临床检查中要高度重视无症状肺栓塞患者,对于高危患者在手术的时候要积极开展血氧监测。目前肺栓塞监测技术包含了核素显像、肺动脉螺旋CT检查等诊断手段,经本研究发现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等方面效果良好。在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时候,大部分患者要进行股动脉穿刺、股静脉穿刺,因此在手术之后需要进行加压包扎。
心脏介入围术期患者发生急性肺栓塞,如果没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现象,通常都不采用溶栓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剂以及华法林抗凝治疗措施。本次试验中的6例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在出现肺栓塞之后采用了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杨桂棠,王祖禄,梁延春,等.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患者35例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v.32(20):4506-4508.
[2]尚志杰.心脏介入治疗围术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防[J].家庭心理医生,2014.
[3]杨桂棠,王祖禄,梁延春,等.心脏介入围术期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分析与预防[C]//第15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0.
[4]罗建,陈梅琴,张伟文,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大面积肺栓塞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二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三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5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