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奖励方法的负面效应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付建国
[导读] 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以来,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夸美纽斯因此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沿用至今。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郭镇镇木瓜院小学  付建国

【摘要】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以来,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夸美纽斯因此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他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沿用至今。在班级授课制出现之后,课堂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各种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奖励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奖励大量的、频繁的使用产生的负面效应也被人熟知。迄今为止,奖励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班级关系,而且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造成奖励负面效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奖励方法使用、具体操作中教师的运用水平、使用的时效等等。
【关键词】小学教育;奖励;负面效应
        在教育原理中有这样一个例子,阐述一个老太太喜欢清静,却发现这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原因是总有几个捣蛋鬼喜欢在她家的院子里玩耍,这使得她很苦恼。于是,有一天她想到一个办法,她把孩子集中到她面前说道:“只要你们天天来这里玩,我就给你们糖果。”孩子们不会考虑太多,这样又能玩又能得到好处的事情当然是欣然同意,过了一段时间,老太太停止了奖励,孩子觉得没有糖果,就再也不去那里玩了(其实,他们已然忘记刚开始去那里玩耍,并不是为了得到任何东西)。这样的故事从一方面来说,事情反着来说不定会有效果出人意料,然而,另一方面恰恰说明奖励的危害,这就是奖励已经欲罢不能的原因,诸如此类都是奖励负面效应的表现,而且这只是开始。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例子。对于相当多的家长而言,只付出一点物质或者表扬就能使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是值得庆幸的,“虽然会付出一些,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众多的家长都如此告诉自己;对于教师而言,奖励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无论是上课期间学生的积极性亦或者是作业的完成质量、日常表现等都是教师的奖励范畴。渐渐地家长和老师都发现当学生完成任务却没有奖励出现时,学生表现的很失望,进而对于发布的任务没有想去完成的欲望,不仅如此相同奖品的出现次数与学生的积极性成反比,学生不但对于原有的“刺激物”不再表现出以前的热情,甚至置之不理的地步,更不要谈激励效果。为了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提高“筹码”也就自然而然了。问题的根源并没有解决,学生对于相同的刺激物总是免疫的很快,教师必须不断寻找新的刺激物,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慢慢的学生要求的报酬把教师逼进了死胡同——奖无可奖。奖励只能到此为止,更多的后果也显现出来,不仅学生的成绩下降,学习的兴趣也有所下降。
        小学教育中,一开始学生的求知欲十分强烈,几乎不需要任何的刺激都能让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充满兴趣。但是,不得不承认小孩子没有恒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每堂课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注意力是集中在黑板上或者老师身上,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转移。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采用举措,如谁举手次数多就会得到一个小红花,答对问题给予小星星等奖品。除了课堂表现之外,作业的质量、平时表现都会纳入评判的标准。起始,学生热情高涨,为了获得奖品拼尽全力。但是,因为教师忽略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设置的奖品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同学都与奖励无缘。心理学家早已证实,如果一个人经过再三努力,总是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的话,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再也不努力了,因为努力是无效的。[[]]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对学习可能完全失去了兴趣,对学习不屑一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指激发、指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教师总是对成绩名列前茅或者成绩最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中等成绩的学生总是被忽略,这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机,成绩下滑已成必然。无独有偶,个别人成绩下滑受到老师的关注,那些努力学习成绩却没有上升的学生可能会故意成绩下降期望引起老师关注,一旦有人印证成功,学生必会得出成绩变化才是老师关注的焦点的结论,如此一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中等成绩学生的效仿,后果可想而知。这些在心理学上已经证实: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



        行为主义一般观点强调指出,外部激励和惩罚是决定学生动机的关键因素。外部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家长和教师将其奉为“金科玉律”,对学生频频使用。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使用奖励是基于对学生兴趣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家长和教师知道学生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入大量的精力,故而家长和教师企图通过掌控学生的兴趣达到掌控学生的目的。一方面学生爱好兴趣总逃不过老师、家长的火眼金睛,当家长和教师把它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筹码,学生只能妥协去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则达到了目的,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学生逐渐将兴趣与不愉快的体验挂钩,原有的兴趣变成痛苦的根源,学生丢弃原有爱好将是必然的事情。另一方面学生的爱好兴趣因为作为奖励的诱惑物不断出现出现,已经变成了奖励而不是真正的兴趣,奖励已经破坏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为了某事本身而做某事的内部动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只是单纯的得到奖励,而不是为了事情的本身,一旦失去外部奖励,学生对于任务也就失去了兴趣。
        希望得到肯定是人的本能,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和家长的表扬。在小学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为学生设置各种标准,达到要求就会得到奖品,即所谓的没有不劳而获。教师和家长希望通过奖励的办法提高学生成绩,但儿童的注意力却直接关注到奖励上去了,继而也为获得奖励绞尽脑汁,从而产生许多虚假行为,如抄袭作业,或者到互联网上查找、请人代写等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就学会了欺骗,接着欺骗成了一种习惯。
奖励的形式多样,物质与精神奖励确实是主流,然而大多数的奖励都是物质方面,绝不是危言耸听,但凡是重大的奖励活动物质都占据主导。在物质盛行的社会,家长把奖励与贿赂的概念混淆,特别是一些直接用金钱奖励的形式,造成儿童认为家长需要自己去学习的错觉,奖励变成了行贿。在课堂里教师将奖励作为维持课堂纪律或者管理班级的附属品时,奖励就有了“贿赂”的嫌疑。学生以后的行为都受到利益的驱动,成了功利主义的忠实粉丝,这样残忍的结果是奖励负面效应之一。
        奖励除了明码标价的奖励之外,不经意的举动也被学生认为是一种奖励,我称之为“默许奖励”。举一个例子,小孩子挑食不肯吃饭或者贪玩不肯好好吃饭,家长通常都是给他(她)开小灶,亦或者是买一些零食,这在小孩子的眼里,就是一种奖励。不肯好好吃饭或者不吃饭就会有更好吃的或者最爱吃的零食,这种尤其是在奶奶辈的带孩子身上突出。
        明确地告诉学生们他们必须做什么或者使用外在动力使他们就范,常常使人觉得焦躁甚至无助。 学生无论是在学校或者家里一直面临着成人的关注,包括学生的行为、人际交往、学习成绩等,在小学阶段成绩必然获得更多的关注,过分关注导致学生焦虑。同时,学生还要面对和同学竞争的压力,奖励不当使学生产生周围的同学都是敌人的错觉,造成学生心理焦虑。在小学阶段会出现学生长时间受到表扬的情况,这些学生已习惯奖励的包围,一旦受到老师的“冷落”,学生就会自觉思考:“是否我做错了什么,哪里表现不够好,让老师生气了?”诸如此类的焦虑情绪。
        温室的花朵承受不住风吹雨打,长期受到奖励学生正如这些温室的花一样,经不起挫折。他们的缺点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那是因为在平时无论是父母、同学、老师都会称赞他的好,已经让他产生了“我很厉害,很聪明,没有弱点和短处”这样的错觉,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学生对于负面的消息的应对能力极度被消弱,一旦有人提出他的缺点,就会让他歇斯底里,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遇到大一点的挫折极有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家长和老师的奖励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挥,因为学生的长处和兴趣并非奖励要求范围所在,为了得到奖励只能迎合老师的心意。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内部动机是创造的前提条件,奖励激励外部动机消弱了内部动机,使得创造性思维衰退;奖励使得学生尽可能使用简单办法完成任务,快速得到奖励,这就意味着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被扼杀。
        奖励目的是为了个体发展,但奖励不当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这并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可见奖励不当危害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大而且十分深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