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能力的研究 裴丰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裴丰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急需重视的是在课堂中落实“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咸丰县唐崖镇民族中心小学  裴丰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急需重视的是在课堂中落实“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除掌握前“两基”之外,教师还应更多地关注后“两基”的教学实施情况,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重点内容并进行命题,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进行适当变式,着重关注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能力;审题技能;思维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和数学家都是在兴趣的引导下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绚烂的科学瑰宝,牛顿对树上掉下的苹果产生兴趣,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对浴缸里的水产生兴趣,进而发现了有名的浮力定律;爱因斯坦因为对数学和物理的强大兴趣,引导他积极探索,一步步发表了广义相对论、量子理论等多项物理学理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萌生去探索的念头,才能在一步步的追求中取得成绩。兴趣并非对某件事物天生具有的好感,兴趣是可以通过引导与培养慢慢产生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喜欢尝试的年纪,此时是对学生培养兴趣、引导爱好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摆脱陈旧的教学理念,不要“托儿所”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培养,在教学中多邀请知名的数学家来校演讲,让学生在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育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极为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上的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得十分牢固。而计算既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又是保障数学成绩的根本要素,所以教师会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各项计算练习,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能力,以便其能灵活地运用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数学教师还需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因材施教,多让学生在解答同类问题时,运用多种解法,培养学生对解题技巧的应用和掌握,以及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整合,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会关注基础知识的教学,还会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传授给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尽管如此,实际教学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数学的七大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经验,有意识地重点针对某一能力进行培养,如有的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然而,数学七大能力显然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其重要性无高低之分,因此不能忽视任何一项能力的培养。
        (一)审题技能
        以数据处理能力中的审题技能为例。


审题技能是一种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维方法。审题技能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
        1.现存问题分析:①未能足够重视审题习惯的持续培养;②缺少对审题技巧的反复训练。
        2.有效的审题方法:①低年级学生要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出声轻读、用手指点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②中年级学生要做到“读题三遍敲关键”,排除题干中的无关信息和混淆性语言,细细推敲,圈画出关键词、关键点、关键量,准确地理解题意;③高年级学生要做到“读想结合找突破”。高年级数学题中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蔽、含蓄的。因此,学生需要借助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拓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通过思考、画示意图等,充分理解题意。
        (二)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长期过程,数学七大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思维的训练。尽管教师能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但在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被动地失去了训练的机会。
        1.现存问题分析:①教师给予得太多,学生主动学习得太少。教师迫于课程进度,急于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惰性,不愿再思考。连思考的过程都缺少了,更不用说思维训练了。②过于关注标准答案。每次提问时,教师心里都有预设好的标准答案,当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大多数教师会点到为止,而实际上数学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灵活性非常强。这种灵活性正是学生思考的产物,也是教师思维训练下的成果。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机会去发散思考、拓展思维。③方法的提炼与总结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学生缺少提炼方法、整理思维的过程。这既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又是知识再循环的过程。
        2.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学生预习的过程其实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明确预习的内容和方法后,在一次又一次的预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大大提升。
        3.提高思维能力的策略:一是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提问。从教师提问转换成学生提问,前者是“明知故问”,后者是不懂就问。针对重难知识点进行质疑,效果会更好。二是动手操作,勇于探索。学生操作前首先要明确要求,操作的过程中要带着疑问,操作后要有及时的反馈。三是使用数学语言,讲清思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对数学语言运用的准确程度,可反映出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定律、各种数量关系的理解程度。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抓住对数学语言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抓住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的数学语言得不到发展,他们的思维也必然会受到阻碍。数学语言的训练不光泛指讲题。
        总之,无论是平日课堂教学,还是知识点复习,都要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包括审题技能、思维训练等。教师要始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鲍长翠.培养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Z6):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