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之光照耀科学课堂 ——浅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周启才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推行,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科学知识带有一定理解难度,不易被小学生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生活化教学策略被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汶源中心小学  周启才  27112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推行,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科学知识带有一定理解难度,不易被小学生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生活化教学策略被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因此,文章将从小学科学生活教学意义入手,从四方面重点研究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
        前言:多数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掌握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处理很多生活难题,还能提升认知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关键时期,为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应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质量。
        一、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意义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国从小学阶段便开设了科学课程,意在从小学生时期便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做好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被应用进来,随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可以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做出科学解释,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1]。在生活化教学被应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小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见,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场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探索与学习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温度计的秘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装过青霉素的小瓶和一支用完的透明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然后带领学生一同制作温度计,学生在制作温度的过程中会了解温度计的制作过程,也能理解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热胀冷缩知识的学习,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做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如事先准备好酒精、酱油、果汁、牛奶以及醋等,让学生随机挑选几种液体,以小组为单位再做模拟温度计,并观察不同液体在受冷和受热的时候液柱是如何变化的,经过多次实验以后,学生会认识到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就是由液体具有热胀冷缩而来[2]。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开展教学,如询问学生为什么所有矿泉水和饮料都不是满瓶的呢?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入生活化实验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生活化实验,这就需要在实验中引入生活化材料,尤其是学生比较熟悉,经常接触的材料,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同时,随着生活化实验材料的引入,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生活常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


如在学习《彩虹的秘密》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认识光的三原色,掌握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不同色光,为帮助学生了解彩虹的秘密,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可以做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和肥皂等,以及可以看到物体颜色的材料——不同颜色的纸片,然后带领学生进入到彩虹的制作中,学生在看到“彩虹”以后会很兴奋,并产生一些疑问,如停止喷水以后,能否继续看到彩虹,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反射出什么颜色的光等,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到实验中,让他们在实验探究中求得真知。
        (三)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学中多数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科学知识在服务于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服务生活,为做好小学科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也要将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4]。如在学习《铁生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带领学生搜集一些生锈的铁钉和没生锈的铁钉,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铁钉会生锈?”并带领学生进入实验,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然后将铁钉分别放在装有空气、满瓶水、半瓶水、醋以及盐水的瓶子中,且做好编号与记录,观察铁钉在不同物质中的变化情况,然后将观察到的内容整理成科学实验报告,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意识,强化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随着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感兴趣。
        (四)课外任务实现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合理布置课外任务,让课外任务实现生活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打破传统作业形式,为学生布置科学探究课外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求知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如在学习了《潜望镜的秘密》这一课以后,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将今天在课堂中制作潜望镜的过程再做一次给父母看,并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做好指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防锈技术》这一课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搜集铁生锈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生锈铁制品,找出铁生锈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对应的防治方法,在分析铁生锈的危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自己所掌握的铁生锈原因,以及铁生锈会带来哪些影响与危害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学生会根基自己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阐述,也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影响,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此外,在为学生布置课外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还遇到了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猜想,教师可以将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外任务内容,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在日后给出答案。
        结束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并从多角度多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小学生认识生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徐爱卓.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89-90.
[2]虞文龙.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J].求学,2021(24):17-18.
[3]吕小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读写算,2021(15):161-162.
[4]杨宝龙.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A]. 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2.
[5]王丰年.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