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甘菊英
[导读] 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他是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柴达木路小学  甘菊英

摘 要: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他是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是占最大比重的一类题目,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那学生就必须掌握应用题的解决技巧。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小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浅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做出了调整,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解题知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将知识活学活用。因此,老师应该在学生数学解题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自主探究能力,并且促进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不能够再像传统的数学教学一样,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角度思考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全面。但是应用题是数学题中最为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部分,因此对学生来说难度最大,所以老师对应用题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让学生能够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技巧。老师在教导学生解应用题时应该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角度思考问题,解题的前提是理解题目,能够对题目做一些分析和认识,只有充分分析题目,然后再结合老师所讲的课堂知识,然后再进行解题,但是往往很多学生无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导致了无法解开题目。老师要教导学生多方面的思考题目,当一种方法不可行时要善于调整解题方向,多角度的思考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解开题目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隔壁班级中有男生10人,是全班的2/5问这个班的女生有多少人,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先用男生的人数和占全班的人数比例算出全班的总人数,用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就是女生的人数,这样就可以正确解出题目。通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可以学会间接求解未知量的方法,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就可以将数学应用题看得更加全面,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通过不断地解决数学应用题,让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二、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在数学解题中,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能力,也要求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数学应用题的描述基于题目的描述,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和已知的条件,才能为更好地解题打下基础。因此老师应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正确理解数学题目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读题时将题目中的重要信息用线画出来,之后在解题时就不容易遗忘,从而正确解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审题时不够仔细,丢三落四,读题不正确,那么解题又怎么可能正确呢。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卖梨的商家,第一天共有40个梨,还剩6个,第二天依然是40个梨,还剩8个,问商家共卖了多少个。在这个题目中,给的条件比较模糊,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有些学生一着急就看成卖出了6个和8个,导致了解题错误,因此读题至关重要。并且还有学生在读题时忽略一些关键字,例如将不正确看成正确,将求积看成求和,这样的失误看起来是不应该有的,在题目发下来之后,学生就会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而不是自己的数学知识欠缺,但其实这也是数学思想不严密的表现之一,一味地逃避这个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老师应该促使他们改正这一问题,从而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三、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解题
        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而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进行锻炼,引导在做题时对题目不同方面的解题方法。而逆向思维是学生培养解题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既能够通过特殊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解题方法,又能够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做题时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顺向思维的教学之下,逆向思维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
        例如一个关于分数的题目为:分子之和为86,如果将这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同时减掉11,得到了一个新的分数为3/5,求原来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做题之前首先分析:如果是通过平时简单的运用已知的条件再去计算结果,会发现是行不通的,解法相对困难,因为原来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未知的,倘若题目中的将86拆分进行计算,就需要非常多的步骤去解决,那么解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讲解相关的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着去解题,这个新的分数是3/5,让学生去想像3/5是经过一定的化简得来的,然后用86减去两个十一的和得到64,而这个64应该是3/5在化简之前的分子和分母之和。再用64/(3+5)=8,然后用8×3=24,8×5=40,最后24+11=35,40+11=51,就可以算出原来的分数是35/5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于该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而对于提出的逆向思维的方法也会被学生记住,了解到通过已知的条件推论到前面甚至是后面的结果,并从中找到相应的解题,对于学生的思考方面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与拓宽。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占了极大的一部分,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解题前先认真地读题,将题目要求看清楚,并且要让学生多方面思考解题思路,确定好解题思路后,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将题目写出来。数学题目的解决更加需要学生的仔细和认真,并且在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应用题的解决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学生要更加注重应用题的解决,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鲍恩波.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例析[J].教师,2017(32):37.
[2]刘丹,李艳玲.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的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22):46.
[3]郑少勇.“掌握技巧培养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解题技巧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2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