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育与学前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邓明娣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标准与挑战,借助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与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潮流。

乳源瑶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邓明娣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标准与挑战,借助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学前教育专业创新与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潮流。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之中,也会通过细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方式,保障幼儿保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以此丰富学前教育的教学形式。在当下幼儿保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无法解决,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工作人员通过经验积累的方式,在新教学模式中不断探索、分析和研究,构建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举措。
关键词:幼儿保育;学前教育;一体化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活的工程师,可以想象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其作用和责任更为重要,毕竟幼儿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开端,一个良好开端能够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所以,在幼儿园教师还需要通过专业化学习,在关注幼儿知识传授基础之上,也需要关注幼儿心理与身体的健康成长,这对于成为幼儿园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随着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幼儿园教育事业也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之中开设保育相关内容,确保学前教育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过程中,也能够涉猎其他内容,确保保教同行,强化学生专业化素养,为学生专业技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正确认识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保育是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关键内容,也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幼儿园幼儿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幼儿保育这一项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关注幼儿保育的价值和功能,树立良好的保育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加重视保育对于自身开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价值,有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会选择去幼儿园进行深造学习,这些单位所需要面对的都是幼儿,所以,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显得有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儿园保育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中,为学生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并加强了学前教育学生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二、一体化人才培养
        1保教并重
        在当下幼儿保育教育之下,存在一个比较普遍又常见的现象,那便是许多幼儿在步入幼儿园学习阶段,通常情绪上会比较抵触,无法配合教师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幼儿本身年龄较小,自身思维和行为都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时候情感和情绪比较敏感,经常会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便会使得幼儿很快地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弱化了幼儿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之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入幼儿保育的基本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心理健康的引导方式,在强化自身专业化水平基础之上,使得教学素养往更高层次发展。
        首先,保育专业的学生要转变自己的态度。其未来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这就要求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要有一颗博爱和包容的心。在学校,幼儿的许多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通常会有一些比较幼稚、不成熟的举动,比如,随地大小便、不注意个人卫生、行事鲁莽冲撞、容易磕磕碰碰甚至伤害其他的小朋友等,这些问题就要求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应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对幼儿有耐心,进行生理卫生等保健教育的指导,还需进行素质思想和心理道德的教育,做到保教并重,保育优先。
        2保教同行
        幼儿园教师是需要一定责任心、耐心与爱心的,因为幼儿心理、身体、性格等各个方面都不相同,并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需要在遵循幼儿身体和心理规律基础之上,才能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合理发展。所以,需要正确的认识到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化特征,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提升学生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保育内容之时,需要更加关注思想的进化与升华,通过辅助保育技能培训内容,使得专业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技能与知识过程中,更多地投入到实践之中,去验证自身所学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为专业学生未来步入幼儿教育事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技术和能力。
        专业学生应具有基础的保育知识,即儿童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当幼儿出现身体不适、头痛、拉肚子、跌打损伤、感冒发烧等常见突发疾病时,专业学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送往医务室进行有效恰当的治疗。当幼儿出现叛逆、破坏校园组织纪律,规章条例时,专业学生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要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心理指导和素质道德教育,不能过于严苛也不能坐视不管,做到保育和教育同时进行。除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专业学生也要提高自身艺术审美水平和音体美等方面的造诣,以及组织幼儿参与艺术活动和协调现场氛围的技能。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之中,需要关注保育教育内容的渗透,结合保育内容,实现对专业学生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标,并且借助多元化教学举措,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确保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保育思想,并在参加实践工作之中发挥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茵.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2]杨达,王威.幼教保育人才的素养及培养的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135-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