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随课微写作的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涂素娟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连,不可分割。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  涂素娟  518103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连,不可分割。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往往都会把这两个部分割裂开来。阅读课纯粹进行阅读教学,不会进行写作训练,许多精读课文的遣词造句和写作技巧都是很好的教材,却没有较好的物尽其用。写作课纯粹训练写作能力,一写就是大作文,让学生头痛不已,出的作品质量也不是很高,并且很多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也很难学习到。因此,随堂微写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广雅·释诂二》中“微”的解释为:“小也。”顾名思义,微写作就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小型写作训练。教师根据教学的文本特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段训练,通常在百字左右,写作时间短,写作训练针对性强。特别是老师根据相应文本设计的微写作训练,学生与之对应的作文技巧会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会得以进一步提升,因此,微写作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它是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情况,开展一定的微写作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在教学实际中,要对微写作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
        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多半原因是平时素材积累不够,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结合课文的精彩段落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轻车熟路,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想记下来。
        一、写人物借鉴写法,细微刻画人物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说从学习描写人物的开始,老师就在强调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来描写人物。学生谈起人物描写方法也往往是头头是道,但具体落实到如何写时,仍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操作。
        《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在刻画小嘎子和小胖墩人物形象时非常逼真。小嘎子采用比喻式动作描写,体现了小嘎子灵活机灵的特点;而描写小胖墩时却采用连续性的动作描写,从而突出他沉稳健壮,是一个摔跤高手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物描写虽然都采用动作描写,但因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同,作家所采取的描写方式也就各有侧重。
        这在教学动作描写时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支架,可以让学生进行高效的仿写。因此,在教学比喻式动作描写时,让学生进行以下训练:
        尝试运用比喻式动作描写,选择一个场景描写一个动作场面。
        1.他                            似的跑向终点……
        2.她的舞跳得很好,在台上             似的转来转去,轻盈而又飘逸。
        3.这次的扳手腕比赛可真激烈!比赛双方都鼓着眼珠子,             似的狠狠攥着别人的手腕。
        接下来,对比了连续性动作描写和比喻式动作描写之后,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写作训练: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视频,运用比喻型动作描写和连续性动作描写把当时的场景写下来。


可参考词汇:迈、奔、甩、冲、越……
        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刘翔                       
        在进行此次课堂微写作训练时,由于训练点精准,因此孩子都写出非常出彩的小短文。以下就是其中的一篇: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刘翔迈出了第一步,袋鼠似的跨越一个又一个跨栏,甩开了其它选手,冲向了终点,刘翔赢了!他拿起国旗披在身上,一只手抓着国旗,一只手比着第一的手势,开心地飞奔着。
        二、写景文借鉴体验,描写独特角度
        写景作文孩子们最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全篇都是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形式,虽然生动有趣,但是却缺少了一种灵动美,一种独特美。
        五年级上册的《四季之美》全文300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自然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作者先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接着抓住这一时刻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在文中大量使用叠词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文章语言虽简洁,却如一位邻家女孩娓娓道来,娴静委婉,韵味不尽,值得再三品味。看似平常的事物,因作者独特的视角被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如何将看到的事物描写的与众不同、清新脱俗,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仿写范本:从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感受等方面去写,写出事物的动态变化,恰当使用一些叠词,写出不一样的韵味,发现不一样的美!    于是课堂上让孩子们从曾经玩耍过的地方,以这种排比段的形式来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训练,又以课本为依托,孩子们就有话可写了,采用叠词写得极其精彩。如:秋天最美是田野。金灿灿的谷物们撒满了农民们的田野,个个长得壮壮的、粗粗的,在瑟瑟秋风的鼓舞下,随风摇摆。农民们乐开了花,个个笑哈哈,拿着工具,兴高采烈地把它们带回家,无论是汗流浃背还是累倒在地,他们脸上总是布满笑容。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好季节。
        三、古诗文情境拓展,激发学生想象
        古诗文言简意丰,往往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是一首描写小孩子弄冰自得其乐的意趣盎然的诗歌,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其中“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不仅写到了“稚子”弄冰很开心的情景,还写到了开心时出现了“意外”。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写画面,加上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用微写作的形式延伸课文内容,学生习作趣味盎然。于是,就有了如下的精彩片段:一个小孩子从金属盆中取出了一块冰,用彩线穿好绑在冰块上,当作银钲来玩。他来到街上乱敲,还引得小孩们跟着他一起,不知不觉来到了林间。他又把冰当作磐来敲打,这声音穿透了林间,美妙的响彻云霄,忽然冰化了,冰掉在了地上,发出了玻璃碎地的声音。小孩子顿时哭了起来,他说道:“啊,我辛苦做出来的银钲就这样碎了,还怎么玩啊?”这个想象补全空白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联系生活已有生活经验,又不需长篇大论,是学生很好的课堂练笔形式。
        四、词句段运用仿写,落实典型句式
        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是由句过渡到段,所以在习作时,对段的结构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显得很薄弱,此时对段落的仿写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仿写是指模仿范文和例文进行的需带创造性的作文训练。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说一说。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业。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此题就是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并且把事物写细写具体。要求在这一题训练中,老师不但要点明某个情景的特点,还要具体描述一些事物的表现来突出该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忙、冷、吵、静、快、辣”六个词语,回忆生活中见到的具有这些特点的情景,选择一个词语来进行仿写。孩子在这个课堂微训练中,围绕事物的特点写具体、详细就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森林时很安静,静得让小动物们不敢发出一丁点儿声音,静得只让人听到树叶落下的声音,静得太阳不敢探出脑袋,照射出阳光来。
        微写作虽然“微小”却并不简单,其“技术含量”很高,是提升学生写作技巧、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钻研微写作教学,正确认识它,有效利用这种写作训练形式,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