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吴加丽
[导读]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物质生活,并且基于不把任何工作或责任施加给孩子,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的劳动能力的缺失,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责任感,不知道怎么体谅别人。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幼儿园  吴加丽  651500

摘要: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最好的物质生活,并且基于不把任何工作或责任施加给孩子,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这样做会导致孩子的劳动能力的缺失,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责任感,不知道怎么体谅别人。幼儿园是孩子们体验工作乐趣并培养良好行为的地方。 
关键词:劳动教育;行为习惯;家园共育
        引言
        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德、智、美、体的全面发展,并在劳动中展现、体现和发展个人才能。通过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参与工作机会,他们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实践技能,增强责任感,获得知识,学会照顾父母和他人,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充分认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
        1. 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劳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因为劳动是一项独立的活动,劳动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孩子必须动脑筋去解决。自力更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旦被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接管,孩子的成长将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提供和鼓励孩子多劳动,让孩子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减少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通过在劳动中形成独立的“我能做”的意识,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促进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
        2.培养孩子的思想素质
        孩子们在劳动中努力工作,消耗精力,他们必须有毅力和自制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成果。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素质,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良好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使他们在经历污垢、匮乏、疲乏、汗流浃背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勤奋、坚持的品格行为。另一方面,劳动可以在孩子身上树立平等的观念,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知道劳动没有高低之分。
        二、劳动与幼儿教育相融合,促进家园共育
        1.设立劳动时间,提升孩子的劳动意识
        一周的固定天数被指定为“劳动日”,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全天进行一系列的劳动活动,主要是孩子们进行,老师协助他们。比如带孩子去种植园,组织他们种植蔬菜和水果,让他们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这样,一周一天重复强化,不知不觉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劳动教育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
        进入童年后,随着孩子身心的发展,孩子有了参与简单劳动的能力,同时成年后参与实践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由于孩子年龄相对较小,各项技能发展不足,能做的劳动仅限于为班级和家庭提供简单的自我服务。


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没有独立做事的能力,比如如何穿衣、穿鞋子、系鞋带、整理玩具……甚至一个人去洗手间。同时,家长要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实现孩子行为独立的目标。例如,组织儿童穿衣和穿鞋类的比赛、整理被褥和物品比赛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努力,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我服务的信心和意识。
        3.家园共育,让家庭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延续
        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家庭中的劳动几乎都是父母承包,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对自己的教育缺乏信心。幼儿园可以组织诸如“我是父母的小帮手”“我会做……”等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从幼儿园把劳动行为和态度带回家。家长除了要加强孩子的行为和劳动习惯,还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喜悦,所以一定要下定决心开展孩子的劳动教育,同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怕孩子帮倒忙,鼓励孩子从犯错中慢慢长大。
        3.教师关爱和家长慈爱相结合,促进家园共育
        对幼儿的爱是基于观察、理解、关心和尊重。对幼儿教育的一时兴趣永远不能成为长期发展的动力。 “爱心、耐心、孩子般的天真”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素质,所以幼儿园教师要用无私的爱去不断了解和理解孩子,带领孩子在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学会劳动、懂得自己在园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劳动。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一个教育计划,有目的的让幼儿参与劳动实践,在组织幼儿参与劳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爱严相济,要求一致,不怕困难,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活动和学习效果。教师要知道家长关注孩子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机激发孩子观察、思考和动手的兴趣,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鼓励孩子在家里大胆尝试,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丰富孩子的社交能力。
        结语
        对于幼儿园来说,孩子的劳动教育往往会引起外界的怀疑和偏见。很多人一直主观武断地认为劳动教育只是体力劳动。这种偏见由来已久,忽视劳动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阻碍了劳动教育的真正发展。教师应在了解劳动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从小培养勤奋好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稳定孩子的内心,形成坚强的性格。
参考文献:
[1]郑娟玉. 浅谈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 幼儿教育研究,2019(02):16-18+8.
[2]郭映彤.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思考[J]. 教育观察,2019,8(12):27-29.
[3]熊燕.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开心,2017,000(012):P.120-120.
[4]李冬梅.在劳动教育中发展幼儿个性[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25).
[5]唐颖.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有效途径[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2):0310-0310
[6]梁桂叶. 家园共育有效促进幼儿发展[J]. 明日, 2019, 000(012):0288-0288.
[7] 王蕊,李红林,张平,苑宁.浅谈家、园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9,41(12):124.
[8] 杨绍娟.重理念  促制度  抓落实——浅谈家园共育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