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众创生态系统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及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 陈军
[导读] 众创空间作为“双创”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21世纪初期由美国提出的一种教育创业观点。

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陈军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Chen Jun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410004)

摘要:众创空间作为“双创”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21世纪初期由美国提出的一种教育创业观点。想要构建众创生态系统,就需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们的创业思维和提高创业能力。目前,众创生态系统正逐步向高职院校内扩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关注众创生态系统。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创业能力。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创新,因此想要高职院校学生更好的掌握众创生态系统要求的理论知识,就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实践教学,从而将这种创业思维更好的灌输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文首先以湖南高校为例介绍众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其次对众创生态系统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进行阐述。最后制定高职院校构建校园众创生态系统课程体系的策略。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是针对少数学生创业实践的精英化教育,而应从提升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视角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众创生态系统;教学活动;体系构建
        一、众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基于众创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够为我们国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1]。另外,国家正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因为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随着众创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湖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众创所带来的优点,因此都将众创作为自己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体系[2]。想要引入众创,就要在校园内构建众创生态系统。高职院校作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共建良好的众创生态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众创生态系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方式,同时这种方式又结合市场化机制,具备专业化和服务化的特点。众创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具备便利、全面、成本低的特点[3]。同时这个平台又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平台,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并掌握创业知识,为日后他们走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帮助[4]。在众创生态系统这个平台上,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因此在这里可以碰撞出许多火花,这些思想火花不断的碰撞然后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共同去完成。其中学校提供平台,企业提供资金,社会作为中介将学生与企业进行结合。在这里,学校、社会、学生、企业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是统一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想要构建好的众创生态体系,需具备以下几点。构建众创生态圈、整合资源生态圈和具备众创精神。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经验。但是他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梦想,就是创业梦,正是在创业梦的激励下,他们才都具备创新精神。
        二.众创生态系统如何在教学中实践
        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需要学生、学校、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众创生态系统的构建还存在很多不足。以湖南有些高职院校只是单纯的进行校内实训,并没有更好的对接社会,缺乏教师和社会的指导,很多学校只是老师简单的布置下任务,剩下的就交由学生自己完成。由于学生经验不足,这就导致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进度缓慢。因此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来促进高职院校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组建导师团队,构建众创生态系统圈
        一个优良的团队,离不开审时度势的领导。因此高职院校想要构建众创生态圈,就必须有一个知识渊博且实践能力丰富的导师。导师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选举,老师的选举必须具备下几点:(一)市场嗅觉敏锐;(二)具备极强的创新精神;(三)沟通能力强,能够顺利承接横向课题;(四)技能出众。当然导师的数量不止一个,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2~3个,这样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培养,并将各个小组的众创结果进行对比,这样小组之间就存在了竞争关系,更能激发学生们对创新创业的渴望,对构建众创生态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深入校企合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们的能力都很强。虽然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十分的丰富,并且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没有企业那种氛围与文化。因此,想要更好地构建众创生态系统,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为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金,在企业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与学校不同的氛围。在企业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位置,对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帮助。
        (二)开展创意创新实践活动,搭建扶持创业的平台
        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意创新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制定实践活动内容,学校制定实践方案。当然这里所说的学校制定实践方案,并不是由学校老师一个人拍板,在制定实验方案之前,导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制定实践方案。老师们可以提前分配任务,根据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同时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做为组长,并根据同学们不同的能力来分配不同的任务。
        在扶持创业平台的搭建上,我们可以搭建信息互动平台,学校开拓涵盖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多渠道的线上线下信息互动平台,由校内导师、校外开业指导专家和企业家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实践性的创业咨询指导。


搭建共同学习平台,形成以创新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协会为载体的大学生学习平台,通过承办各类讲座、赛事,开展各类创业项目,形成创业学子之间交换创业想法、解决创业问题、招募创业团队、推荐创业机会的互动渠道。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具有创新创业启迪、创业灵感等多功能一站式的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和市场联动,开展创业实训、创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增强校企联动孵化学生创业项目的力量。
        (三)构建校内支持体系
        我国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发展都不是十分的均衡,在学校建设方面千差万别。南方沿海一带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充裕,他们有钱有能力来开展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但是在北方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有限,很多学校难以支撑这种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因此,作为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构建众创生态系统。另外,我们还可以发动校友来帮助我们进行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因为校友已经走入社会多年,相信一定会有成功并且乐于帮助母校的校友加入其中。作为学校,我们要构建合理的、层次分明的课程来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在讲课中要做到逐步渗透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构建校园众创生态系统课程体系的策略
        想要在高职院校内构建良好的众创生态系统,除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还要有基础的理论知识。基础的理论知识就需要高职院校内的老师来进行教授。因此,构建良好且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策略对于高职院校构建校园众创生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构建校园众创生态系统课程体系策略的制定,需要学校与老师共同完成。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去其他院校学习参观,来对自己院校内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当然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只简单的增加几门课或者是对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自己本地域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加强选修课+必修课的建设,引导学生规划生涯发展,唤醒学生创业意识。
        在进行必修课的选择时,我们不能将经济管理等商科类的专业课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应结合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设置。例如理工科类专业,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将经济管理等商科类专业的专业课进行教授,他们会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就要对传统商科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进行适当调整,在内容上加入理科因素,使其变成理工科类学生能够学的会、读得懂的东西。在选修课的建设上,我们要针对学生们的特点,开设品类丰富的选修课。因为众口难调,不同学生的喜好是不同的,只有选修课变得丰富他们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二)专业课+创业课,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专业性、实战性的训练课程。
        高职院校想要构建良好的校园众创生态系统,就必须引入创业课。因为众创的根本在于创业和创新,创业课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创业能力,理解创业的根本,并懂得创业的艰辛,以及了解必须具备创业、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获取在于对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才能有创新的能力。专业课+创业课的设置同样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专业来进行设置。比如关注社会热点下的商业机会;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在专业学科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教育,这样能够帮助这些学生更快的掌握创业创新理论,对高职院校构建良好的校园众创环境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三)第二课的建设,强化导师作用。
        高职院校想要构建良好的校园众创生态系统,就必须要引入第二课的建设。这里所说的第二课,是指让学生们自己走出校园进行实践活动。第二课的建设需要配备全程化、专业化、一对一的创业导师,与社会导师组建创业指导站和导师团,指导并处理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例如老师们可以提前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将学生推荐到这些企业进行第二课的学习,同时老师还应根据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第二课的建设通过强化导师作用,对高职院校构建良好的校园众创生态系统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结语
        众创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其包含的创业创新精神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他要求我们学生在校园时就必须具备创业能力,正因为有了创业能力,在日后的创业中才会更加的方便。同时,众创生态系统的建设能够培养学生在校园的时候就具备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的构建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抗压能力,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总的来说对于湖南高职院校来说想要构建众创生态系统就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众创生态系统如何在教学中实践。高职院校作为我们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只有其培养的学生具备了创业创新精神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潇伊.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21(08):190-192.
[2]卜祥峰,寇小萱,和孟慧.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科技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为例[J].天津经济,2021(03):36-43.
[3]孙斌,卢文康,梁炜,卢章平.众创空间信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01):67-70.
[4]刘译,蔡莉.“众创”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文献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9(06):147-152+16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2016年度课题 “面向创客教育的湖南高职院校众创生态系统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K016BZY041)终结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军(1980.6.29)男 汉族  湖北省荆门市 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可持续设计、创新创业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