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工教学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胡红娟 黄静
[导读]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幼儿美工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3-6岁儿童的全面发展及进步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二幼儿园  胡红娟  黄静  744200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幼儿美工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3-6岁儿童的全面发展及进步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联系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做好创新,提升幼儿美工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幼儿长远发展及进步。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工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幼儿美工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工教学;有效对策
        前言:幼儿园美工教学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集体美术活动中的不足,对于幼儿成长及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育要对美工教学工作予以重视,丰富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对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实践能力做好培养和发展,为幼儿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由此可见,创新幼儿美工教学理念、方法,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丰富美工教学的内容及内涵,对于提升幼儿美工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以氛围渲染,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联系《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教学要求来看,要注重让幼儿感受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并注重为幼儿创造条件,对幼儿创造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幼儿美工教学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与幼儿做好互动交流,指引幼儿参与到美工实践中,使幼儿在艺术领域获得更好地学习及发展[1]。对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幼儿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教师要注重对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有效地挖掘及利用,使之与幼儿美工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丰富美工教学的内容,使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有效地感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发展。
        例如,在开展幼儿美工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艺术欣赏视角入手,使传统手工文化与幼儿美工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促进传统文化在手工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及运用。对此,教师可以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传统手工文化,以艺术作品欣赏的方式,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对美工作品进行展示,带给幼儿良好的视觉体验,使幼儿在艺术作品欣赏中,对传统手工作品的形式美、内涵美进行学习和感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渲染美工教学氛围,让幼儿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使幼儿在良好氛围的影响,能够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一步提升幼儿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2]。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传统文化渗透,做好教学环境的布设,使优秀的传统手工作品在幼儿手工区得以体现,对幼儿感知传统文化起到积极影响。
        二、关注兴趣点,突出幼儿手工教学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工教学中的渗透及运用,其目的在于提升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及发展。可以说,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工教学中,要注重以幼儿为中心,突出幼儿课堂主体地位,使幼儿成为美工课堂的主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动手兴趣,使幼儿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的同时,在心底打下传统文化的烙印,使幼儿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对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把握,针对性的做好教学观察,联系幼儿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做好渗透及运用。
        例如,在美工教学中,动手实践能够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美工学习中,并对幼儿实践动手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以剪纸艺术为例,教师在美工教学时,可以向幼儿介绍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并准备剪纸作品,在剪纸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如联系生活中的剪纸艺术,向幼儿出示窗花、灯花等,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作品,使幼儿对剪纸之美进行感知。在对外在形式美感知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对剪纸艺术进行深入的教学。如在过节或是新婚喜庆的时候,人们会利用美丽鲜艳的剪纸进行装点,营造喜庆的氛围。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由来、发展历史进行了解,感受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使幼儿能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内涵进行理解,以此丰富美工教学的内容,使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工学习中,提升幼儿园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4]。
        三、创新美工教学,加强家园合作共育模式运用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美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要注重创新传统教学观,注重加强家园合作交流,引导幼儿家长参与到美工教学中,发挥家园合作共育的作用,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进行感知,深化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在美工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赢得家长的支持,发动家长对美工教学资源进行搜集,使传统文化走进美工课堂,带给幼儿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家园合作共育视角下,要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引导家长做好配合,实现家园互动交流,使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到美工教学中[5]。
        例如,幼儿园开展泥塑活动时,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教学活动中,促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并对泥塑的传统艺术作品进行搜集。家长结合自己的经验、见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泥塑的传统艺术作品,为泥塑活动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泥塑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泥塑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在互动交流中,使幼儿对传统泥塑艺术进行了解,促进传统文化在幼儿美工教学中的渗透及运用,有效地提升幼儿园泥塑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美工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联系时代发展形势,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渗透及运用,引导幼儿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感知,使幼儿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以推进幼儿园美工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做好沟通和交流,发挥家园共育的功能及作用,切实、有效地提升幼儿园美工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参考文献:
[1]付茂政.美育视角下基于手工制作课程的幼儿教学空间环境创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3):142-143.
[2]孟佳,白玉荣.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策略[J].读写算,2021(11):63-64.
[3]杨玉玲.幼儿园开展裕固族传统文化创意美工的积极意义[J].天津教育,2020(31):127-128.
[4]张春莲.面塑与幼儿美工特色课程的融合探析[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0(04):138-140.
[5]王婷.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运用与实践[J].科普童话,2019(0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