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 关劲松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关劲松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育策略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相对应的教学设计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实验小学  关劲松  117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育策略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相对应的教学设计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每个阶段的学生进行充分的重视,为他们的发展来进行量身的课程设计,这里一方面包括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另一方面包括的就是对学生作业的设计和评价。部编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更要进一步的契合教材的特点,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课堂作业本;小学语文;组织;开展
        引言
        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于学校作业管理要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等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加强作业统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堂作业本的应用原则
        (一)多元性
        语文作业设计,并不一定要局限于书写形式,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全面素养,可以在作业设计上将形式路径拓宽,比如融入实践性活动。小学语文作业在书写类型之余,可以增添上绘画、动手、交流等类型,由此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完成意识,激发学生与其他同学的良性竞争观念。比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课后生活中的广告标志,下堂课中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广告词、标志中体现出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各组讨论中加入进去,为学生解答收集及讨论过程中的不解问题,充分发挥出语文知识中的巧妙性。
        (二)趣味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语文作业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心理特点,并且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语文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的整个阶段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也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趣味性作业的背景之下,能够培养起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小学语文的学习能力。
        二、课堂作业本的应用现状
        (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长都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背景下,许多小学生开始了各种课外补习,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压力。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这样才可以发挥作业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作业缺少针对性
        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性,所以师生交流时教师获得的教学反馈很少,无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修改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了解不多,这也造成教师在安排课外作业时缺少针对性。学生的能力无法在完成课外作业时得到提高,教师的课外作业形同虚设,无法保障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也无法实现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的发展及进步。



        三、课堂作业本的应用
        (一)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往语文课堂作业基本上都是以课后作业为主,作业的形式、难度、多少并没有与学生的能力挂钩,因此部分同学并没有依靠作业获得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分层作业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主要活动策略。其一,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的作业难度控制在课堂知识范畴之内,比如课文内基础生字词的掌握,部分课文内容的背诵。其二,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的作业安排也应适当地增加拓展内容,比方说教师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相应的文本拓展阅读,绘本阅读、名著节选等都可以融入家庭作业当中。通过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巩固课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
        (二)即时作业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歌行》的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学生喜欢唱歌,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唱歌的方式朗诵《长歌行》,将古诗中的时光如逝、岁月如梭,要珍惜光阴的感受朗诵出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春天来了》时,可以布置学生寻找和春天关联的事物,并书写出相应的作文,表现自己对春的热爱。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借题发挥,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和爸爸相处时难忘的点点滴滴,并以此为基础做些力所能及的、让父母高兴的事。即时设计的课堂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讲,其促进作用是相当巨大的,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时需要有意识地应用此种方法。
        (三)开放性作业
        传统模式下教师布置作业一般是抄、写、读的形式,机械式的作业形式不仅难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学习负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我国新课改的逐渐深化促使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要重视作业布置的优化,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学习优势,合理选择作业形式,从而不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业布置的灵活性首先体现在开放的作业形式,不仅要加强新旧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全面接轨;其次鼓励学生通过摘录、写、演示,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行自由选择;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完成作业的方法要开放,通过观察和实践、查阅资料与访谈自由灵活的形式,使学生以独立或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
        (四)评价突出点
        小学生将语文作业完成后,需要得到教师的相应评价,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并准确给学生积极的作业评价反馈,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更好促进其发展稳定的学习进程。新时期下,语文作业设计在其评价中应融合以人为本意识,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本体,对其作业完成结果进行突出性的评价,以此来优化作业设计水平。比如,教师收集小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时,应立即展开批改工作,首先应表扬学生此次作业中的突出优势,并结合突出点来为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在鼓励中引导学生以更短时间、更高质量完成下次作业。如果作业批改时发现较大问题,应以维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巧妙指出存在问题,指导学生如何优化改正现存问题,由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作业落实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更加注重针对性。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本的科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创新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要求语文教师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提高课堂作业本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针对性,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使之可以切身体验到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价值和魅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及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高海香.对《语文作业本》的理解与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76.
[2]王丹.揭开部编版语文《课堂作业本》的面纱[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31.
[3]蒋蓉.课堂作业本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J].华夏教师,2020(20):40-41.
[4]童爱玲.第一学段《语文课堂作业本》合作性运用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4):29.
[5]王穷.“课堂作业本”三步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