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田铁军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创新、多元化及高效教学策略的尝试和实践。

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六中学校  田铁军  黑龙江铁力  152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创新、多元化及高效教学策略的尝试和实践。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转变以往枯燥、单调的以自我口头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数学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有效的教学实践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途径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很好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的问题主要集中为课堂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师在课堂上习惯采用以自我口头讲解为主的教学对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师生在课堂之间的互动较少,使得数学课堂处于枯燥、无味的状态中,影响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1]。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教学策略。
        1.遵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设计创新教学,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意识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应重视学生们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始终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基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等等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和策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兴趣,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通过问答形式、多媒体展示形式、师生有趣互动形式、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数学知识点中去探究、思考,维持浓郁积极和有趣的教学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2]。如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教学过程中,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直接讲述勾股定理的原理、应用等教学手段无法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学习特点出发利用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来源和历史,向学生们介绍周朝数学家商高的一些数学研究发明的小故事或直接将周公的一段对话“…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呈现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和分析其中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丰富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应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通过多元化、创新和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更好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交互式白板教学、探究性实践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等等创新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营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3]。如在进行《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以网络信息技术的途径搜集更多关于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情况相关数据,并在这一课题学习探究的合作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及生活经验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强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的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合作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出发,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将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理解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探究中思维、学习能力、掌握时间和理解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努力的寻找和创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并以此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自信心,强化不同学习层次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4]。如在进行《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将其分成A、B、C三个不同层次,针对A层次学生要求其运用函数相关知识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针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函数的基本运用技巧;针对C层次学生要求其掌握函数的基本内容、概念及特点等等,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函数,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4.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应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下不断的创新和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多元化、创新和高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钊.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9, 20(001):165.
[2]刘国辉.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 新智慧, 2019, 30(006):89.
[3]魏伟.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9, 25(001):156-157.
[4]黄静亚. 提升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0, 14(001):P.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