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沈丽英
[导读]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教育问题。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沈丽英

摘 要: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教育问题。数学是训练人们思维能力和计算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数学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就目前学校教育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上,通过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来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们通过对甘肃的小学教学情况的了解、参考和分析,来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枯燥,并且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而且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当前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教学能力缺乏。在目前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缺乏自我激励,没有积极跟从教育改革的号召,学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旧运用之前的教学经验来展开教学活动,使得自身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影响。
        2.缺乏数学课堂启发式提问。课堂提问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常见方法之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合理、适用的方法。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问题和回答是以教学知识为基础的,都是要求学生回答正确的答案,这就使得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教育的启发。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缺乏相应的启发式提问,从而导致小学生只知道正确答案,但是不熟悉相应的学习方法,缺乏对问题的思考。
        3.课堂提问形式单一。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问题的环节而言,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方式较为单一,没有新颖之处。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选择提问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长期使用这种提问方法的教学会降低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采用这种单一的课堂对话型提问方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后作业布置不严谨。就当前的数学教育而言,我们在重视相关的课堂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保持与学生的课后联系,帮助学生培养课后发散思维与联系的能力。以此为基础,课后作业的布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但就现在的课后作业安排情况而言,大部分课后作业仍以书面形式存在,且形式较为单一,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拓展仍有所欠缺,我们应该改善这种单一的课后作业布置方式,布置多种方式的课后作业。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很有帮助。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生还处在系统教育的阶段。实际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例如,学生开阔了视野,开阔了思路等。数学科目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提高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进行学习和练习,甚至对学生反复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降低,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长此以往,会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关心,还会增加他们的疲倦感。而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整体思考过程和学习方法受到重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功底,就不会碰撞出数学思维的火花。所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是第一步,只有在数学知识的理解下才能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的探究。在学生学习的前提是要熟悉数学课本内容,课本要结合实际问题展开,鼓励学生多做练习,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这样在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学生在大脑中的数学思维领悟,可以快速地反应在学生的数学知识检测中来。
        把握课堂教学的开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良好发展的第一步,尤其是课堂的前几分钟,如果教学注重情景引导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与学习效果。小学生由于聪明好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了。根据数学课本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选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在数学的一开始阶段就对数学产生良好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无限求知欲,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来。
        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大意义。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雅琴.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2).
[2]马小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甘肃教育,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