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伍宝华
[导读] 作为初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微粒观是化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初中的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微观世界,使他们对于微观的概念能够更好地进行构建以及知识的吸收,掌握。

广东湛江市吴川市第四中学  伍宝华

摘要:作为初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微粒观是化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初中的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微观世界,使他们对于微观的概念能够更好地进行构建以及知识的吸收,掌握。初中的化学教师需要对于初中化学微粒观构建有更好的策略方法,本篇文章对于初中化学微粒观构建有效策略展开研究,以促成学生的微粒观形成和构建为主要目标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化学知识;微粒观;策略研究
        引言:我们所处的世界任何的事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的粒子构成的,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时,必须要深刻的理解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对于现象本质的不断探索,能够达到用微观的视角来观看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上的问题以及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化学教师需要不断的对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为学生能够设置出更好的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充分的融入到化学的课堂当中,进行化学微粒观的构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1、对于初中学生进行化学微粒观构建的意义
        在进行初中的化学教学时,要求老师能够让学生通过在课本上的知识学习,建立良好的化学基本观念,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微粒观变化观元素观实验观化学价值观分类观等观念,利用这些基本观念来,对于化学知识进行更好的吸收和掌握,为学生接受将来的高等教育打下铺垫,并且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的应用到生活当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微粒观作为这些众多观念当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整个化学观念的基础,对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化学知识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的化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微粒观构建,让他们能够经过老师的系统教授之后,将所学到的化学思想和方法,积极地应用到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以及思考当中,为学生能够进行更好的问题处理提供帮助。
        2、初中物理课堂实验导入的实践策略
        在进行初中学生的微粒观构建时,老师可以充分的运用理解法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粒观的概念。在化学知识的学习时,老师需要及时的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以及帮助,让他们能够从复杂的化学知识理论当中解脱出来,不再仅依靠自己的想象来根据课本上的介绍,对于化学进行学习。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固然需要为学生创设出更好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的思考,但是在对于一些基础的概念进行学习时,老师需要的是更加细致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提取,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式的记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比较理解法。通过让学生将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头脑当中提取出来,与课本上即将学习的新的化学微粒知识来进行联系,通过两种新旧知识之间的特征对比,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微粒观的知识吸收和掌握,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微粒观学习上的难题。
        例如,在进行溶解度的微观知识学习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出这样的活动环节:老师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让他们思考一杯水当中能够溶解多少的溶质。通过将16g的氯化钠等质量分为两次,放入30ml的水当中,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的现象,然后再倒入8ml的水,再次进行现象的观察。学生通过现象的观察发现,第一组的实验当中,全部的实验都被溶解,而第二组的实验当中,实验没有完全的被溶解在杯子的底部,还有少量的固体,当第三次实验的进行实验已经完全消失在烧杯当中了,老师就可以借此进行下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第二组加入的食盐没有被完全溶解,学生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微粒之间是存有间隙的结论。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微粒观的理解。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老师并不是这个课堂的主体,要将课堂的主要角色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之下进行引导,然后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再进行信息的收集时,往往会需要老师来进行辅导和帮助,老师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感性材料,能够充分地实现帮助学生对于物质的微粒观,加强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电子设备来向学生进行分子分解的演示,利用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化学的本质,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充分的理解化学知识。
        3、结束语
        对于学生的初中化学微粒观构建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实现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构建出微粒观,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看见更加精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徐秀萍.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初中沪教版化学“探究微粒运动”实验改进[J].华夏教师,2020(08):57.
[2]孙慧. 绿色化学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初中课堂小专题之“绿色化学思想”[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75-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