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学情景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吴淑珍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促使初中教学不断的创新发展,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知识含量,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用教学的改革,为此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永嘉县桥下镇第一中学  吴淑珍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促使初中教学不断的创新发展,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知识含量,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用教学的改革,为此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本文将对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学情景的构建进行分,并提供相关方案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情景;构建策略
        初中科学课堂是为了给学生教授一些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充分掌握这些科学知识,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和研究。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对学生非常重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科学知识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印象,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建立教学情景的过程。
        一、巧设教学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在于构建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改变初中生对科学学习的固有印象。情景教学能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吸引到学生的注意,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课堂环节,科学学习会更加简单、有趣,从而逐渐培养初中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为科学知识建立高效的传输渠道,方便之后教学工作的展开。
        例如,讲解“营养与健康”一课时,假设学生要去参加野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购买所需要的食材。做菜方式可以是传统炒菜,也可以是烧烤或火锅。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出各种食材的图片,以供学生讨论和选择。然后,将各小组命名为糖类组、蛋白质组等。让学生分析这些营养对身体有什么作用,他们分别存在于所展示的哪些食物中。让学生们了解七大营养素及其作用,让他们知道合理饮食的必要性,学生可以根据膳食金字塔来合理安排膳食。在潜移默化中,科学知识就已经传输到学生头脑中,并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初中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往往来自于对身边事物的好奇,通过教学情景的创建,全班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在主观意识和有趣科学课堂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二、理论联系实际,帮助知识理解
        初中科学教材中的科学原理和相关案例等很多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要理解科学公式和科学原理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无法自主在头脑中建立科学与自身生活的联系,这也是很多学生表示科学学习难度较高、不容易学会的主要原因。此时,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以最简单的生活情景,将科学知识简化,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达到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运用实践。



        例如,讲解“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这一章节是让学生知道新能源的开发方向,让学生了解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掌握一些基本的节能方法,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出示雾霾的照片进行引导,雾霾背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能源消耗情况和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学生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并付诸实践。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内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好地展现教学情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初中教学中的普及,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图片内容结合起来,无声的书本和有声的视频一起并用,使其更快进入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讲解“滑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滑轮使用的小视频,带给其直观体验,尤其是在展示定滑轮、动滑轮时,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滑轮的实际应用,思考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还能实现教师初期的教学目标。
        四、创建动手操作实验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情境需要精心设计,尽量创造可以使学生亲自动手的情境,促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和创新,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实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同时对科学也有特殊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中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经验来建设如下实验情景,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满牛奶,一个瓶口开敞,一个瓶口封闭,向这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两个吸管,有学生推荐两名力气差距较大的学生,将敞口的牛奶瓶给力气小的同学,另一个给力气大的同学,比赛谁先喝完。在这之前教师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进行猜测,并且记录猜测的比例。在两个人喝牛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力气小的同学很快就喝完了牛奶,相反力气大的学生用尽力气也没有将牛奶喝完,由这个现象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与吸的力气大小没有关系,进而刷新了学生的认知,并且开始思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教师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力量造成这种现象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真理。
        五、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初中科学教育来说,有效的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热爱学习,并能从教学情景中收获到不同的学习乐趣。因此,教师要将教学情景与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共同构成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景中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姜庭辉.探析初中科学问题情景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20(10):209.
[2] 娄杭芬.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学情景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