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王永生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教育产生了新的认知与理解。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王永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与教育理念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教育产生了新的认知与理解。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案,大幅度提升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质感。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养。所以,更多的是实施有激烈互动与对抗的体能测试,让学生与学生直接有了互动和对抗,才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斗志,以此实现对学生身体与心理素养的培养目标。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需要借助体育教学创新和改革的方式,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人文素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教学;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区别在于,高校体育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此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能训练过程中,也使得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强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优化每一个锻炼安排,除了达到基本的身体机能锻炼指标以外,还需要融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合理发展,并推动学生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得到长足进步。
        一、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教学方法不利于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与合理化发展,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更具有时代性与实践性。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深日人心基础之上,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仍然习惯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后话,但是,并不能够关注学生身体与心理上的发展需求,使得学生虽然能够在能力上有所进步,但是,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得不到有效发展,在两者失衡之下必然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不够均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2.教学评价缺乏人性化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通常会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实施有序的体育教学活动,坚持以竞技为主的身体素质锻炼教学,让学生严格按照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开展身体锻炼,过于强迫学生,使得学生缺乏一定自主性,在被动锻炼之下导致学生兴趣与热情大幅度降低。而对于学生锻炼评价也缺乏一定人性化,在过于统一的评价体系之中,无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无疑抹杀了学生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使得人文素质培养得不到机会。



        二、高校体育人文素质培养方法
        1引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在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优化之中,为了切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应思考如何融入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毕竟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之中,射箭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活动,其中包含了传统礼仪、精神训练、专注力训练等等;剑术也是一项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有效锻炼了学生身体协调性以外,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讲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不单单能够弘扬与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人文素质。
        例如,上海体育学院的武术课程在抱拳礼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抱拳礼是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必习的基本礼仪,学生见导师必行抱拳礼,彰显了未习武先习德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了尊师重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化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之中,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足够的道德素养教育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合理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在建设与开展体育活动之时,需要进一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以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在两者强强联合之下,实现体育素质与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特别是传统的体育活动,需要安全,性能良好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教师可以采取措施促进学校和其他建筑实体在体育设施和体育设施的建设中融入人文精神,为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确保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安全的同时,要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
        3根据学生情况完善评价体系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离不开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完善。所以,高校体育教师需要进一步评估教学结构,在结合平时学生具体体育表现之下,充分思考学生的不同闪光点,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正确与公正的评价,让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充足发展。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两者息息相关,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将体育教学进行有效优化,使得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关注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身体训练,充分将体育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峰.大学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6):100-102.
[2]孫金晖.论大学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5):18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