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证研究——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 李俊
[导读]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时代,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从“知识类”到“智慧类”的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个性化和智慧化,构建富有智慧的新型教学环境。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  李俊  广西 南宁  530021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时代,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从“知识类”到“智慧类”的转变,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个性化和智慧化,构建富有智慧的新型教学环境。随着智慧型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在新技术背景下建设探索研究性课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校作为南宁市青秀区创建信息技术示范学校,在校园局域网,班班通、希沃平台、捷成教育平台、复兰科技等技术的支持下,对“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新探究性课堂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智慧学习环境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课堂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现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一课为例,阐述智慧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思路和活动流程,为促进发展学生的智慧学习生活提供借鉴。
        一、挖掘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是学生对六年来学过的所有关于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理。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突出所要掌握的核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各部分知识的关联,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空间概念,提高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智慧学习环境理论为指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开阔和丰富学生的智慧为目的,我们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的小组合作制作PPT,初步整理出各个部分的知识点。课中通过展示活动,比较和辨析、归纳,进一步认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弄清各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过程,体会线与面、面与体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实现分类思维与收藏思维在认知图形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空间概念。
        3.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空间和图形领域内容的兴趣和挑战,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为:掌握各平面图形的特征,理清各图形之间的关系,主动进行构建一个知识网络。
        二、课前教学准备
        (一)基于互联网,合理分工,学会互助和支持。
        合理的分工是智慧课堂的前提。适当分工,让学生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每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而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理与复习。知识点多而凌乱。可以把整节课的知识点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线的知识点;角的知识点;四边形的知识点;圆的知识点。首先让学生组合成一个个学习整理小组。任选其中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考虑到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PPT的简单制作,所以要求把整理到的知识点制作成PPT。刚开始时,可以先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分工,谁负责找资料,谁负责整理,再由本组中熟悉PPT课件制作学生进行后期制作,最后选出1、2名组员进行汇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长处。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能够促进学生轻松、高效、投入的学习,提高知识的生成。利用课外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到电脑教室,利用学校的绿色网络安全上网查找相应知识点的材料,并自行筛选,整理,制作PPT。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有效性。
        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智慧教学课堂进行高效合作的关键,是不同于独立自主学习的所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分析整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一起收集和整理、伙伴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帮助中可以解决语言障碍。事实证明,来自同学的相互帮助和支持比来自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更有效。“荣辱与共”,这样才能推动班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构建一个健康、智慧的课堂。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堂前测,优化教学设计。
        课前阶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根据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图形的特点,典型的例题,设计了一份课堂前测题目,上传到捷成开十二教育云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在平台上完成前测,并发送前测结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通过在线谈论或者通过留言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和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在云端获取整个班级的诊断报告与学生个人的诊断报告,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二次设计,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师更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学利益的最大化,达到提高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教学课堂。
        三、“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学活动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立体化。
         基于互联网和希沃、开十二平台等教育平台的智慧课堂,教学资源的形式丰富多彩,有传统的板书、PPT、也有微课视频、智能答题、语音、文档、网页等元素,让教学活动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立体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打破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性。
        (一)情境导入。在本课中,利用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让学生猜一猜白板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从而有趣的引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也就是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二)分类整理、理清关系。同样利用希沃白板的交互功能,让学生亲自在白板上拖动分类,把平面图形分成了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在引出本节课要整理的五大板块的内容: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清晰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分享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述和倾听,这是一种双向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小组不分顺序,分别走上讲台,当起了小老师,展示本组制作的PPT课件,与全班同学分享本组整理的知识点。在讲述者有序、完整的表述本组的整理结果时,在下面的学生也要认真倾听,吸取别人思考整理中有益的东西,并适当的提出疑问,补充遗漏的知识点,才能不断修正和完善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谐有效的课堂交流活动可以使知识回忆的过程更加系统有序,也更加人性化。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生生之间擦出了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整理线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小组展示完PPT后,马上就有学生提出疑问: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而这一组的其他成员也做了相应的回答:端点的个数不同。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还有在展示“角”这一内容后,也有学生马上补充,说漏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这两个知识点。在这个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有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通过希沃平台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制作的PPT,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的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体现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开启和丰富了学生的智慧,这才是智慧课堂的体现。
        (四)知识的整理与归纳。学会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完成知识的建构,真正形成智慧。在学生展示活动后,教师继续利用希沃白板中的知识网络图,与学生一起归纳与整理,师生共同完成平面图形的知识网络图,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更加清晰明白小学阶段所学的平图图形的特点,让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让复习系统化,再无“漏网之鱼”,真正做到全面复习。
        (五)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准确到位。智慧课堂基于各种智慧平台,收集和挖掘动态学习数据,准确直观呈现出学习成果,使得教师的教学依据从过去的经验主义转变为基于学生的成长数据,从而依靠数据准确掌握学情,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完成系统的分类整理后,利用答题器现场完成本节课的练习,即时动态呈现学生的学习和测试,在开十二的平台上生成正确率、错误率,及相应的人数。不仅全面掌握学生的总体状况,又能针对学生的个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点评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四、课后阶段通过云平台,培优补差。
        在智慧课堂学习环境支持下,可有效地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后期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课后把归纳整理的内容录屏作为课堂实录、并依据学生课堂中生成的情况提出的复习建议、以及拓展性资源全都推送到开十二云平台。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自主下载云端的资料,查缺补漏,巩固强化。不仅能使优生学生更进一步,而且还能避免课堂中喂不饱的现象。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8ZJY147)和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B082)《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