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文武
[导读] 新课改赋予了高中生物教学更高标准,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时,除了保证学生对生物课程内容的掌握,更要注重探究精神、核心素养的塑造,最终获得长远的发展。

福建省福安市第八中学  文武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  355000

摘要:新课改赋予了高中生物教学更高标准,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时,除了保证学生对生物课程内容的掌握,更要注重探究精神、核心素养的塑造,最终获得长远的发展。文章阐明了探究性学习之定义及必要性,研究出其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之有效策略:设置趣味儿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分析探究;设计有新意的探究实验课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学规律,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课堂;生物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生物课称得上理论知识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一门学科,学生学习起来会显得较为吃力,加上一直以来枯燥理论硬性灌输教学模式的主导,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是被动的、懈怠的,如此他们生物学习积极性就逐渐降低,继而阻碍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面临新课改赋予生物教学更高要求之大背景下,怎样确保高中生物授课之有效性自然成了所有生物教师力求攻克一大难题,一种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的应用,在生物学科领域获得了较好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定义
        探究性学习为强调学生积极探究、获知为主导之模式,其核心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设置具有趣味性、驱动性的问题情境,预留丰富的自主学习思考的空间,推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思维发散力的增强,推进他们核心素养提高。
        二、探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课堂的必要性
        首先,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还原。其主动获知之热情亦有所增强,学习态度发生翻转式变化,更善于发现并积极解决难题,在自主探索中构建起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系统,而且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助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改进;其次,师生关系、团队协作能力得以改善。小组型为探究性学习重要模式,在知识探究、交流互动中协作能力得到潜移默化培养,在彼此头脑风暴、创新思维的碰撞中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获得肯定性的结论,实现了知识面的拓展和优势互补,从而快速推进生物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探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设置趣味儿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
        任何学段的学生都会对有趣味儿、有新意的问题产生兴趣,这样他们的注意力能得到充分调动,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生物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为保障探究性教学模式所能达到最大程度之执行效果,应全面掌握新授的整体内容,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出重难点内容,以此设置具有趣味儿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地探究思考,真正保证了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例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以生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建构起趣味化的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获取新知。问题是:“曾经震惊全国各地的“大头娃娃”事件,你们知道其中原因吗?”“谁能告诉我哪些动植物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任何生命体的基本构成成分,大家想了解它如何被生命体利用的吗?”学生进入到自主思考探究状态,一段时间后都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然后,教师将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和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动画播放給他们观看思考,并讲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学生们掌握了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位,蛋白质结构不同,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就不同。在教师直观、形象动画演示以及趣味儿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本节内容达到了具体牢固地掌握。



        (二)设计有新意的探究实验课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基于探究性学习的深刻理念,设计独具新意的生物实验课堂,更加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之身份,并且给予他们选择实验课题之自主权。教师结合新授教学内容,设计同一课题、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内容,要求自由结合为多个小组,在实验操作中探究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实验操作综合能力的增强。
        比如,在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时,“探究小组”用的是自制的饮料瓶作为实验装置,用吸管当作充气管和出气管,他们称量完干酵母菌后,将其倒入葡萄糖溶液里,密封起来搁在窗台上接受足够的光照,过了二十多分钟,这个混合液不断沿着吸管外溢,污染了氢氧化钠和石灰水,还四处喷溅。师生共同探究原因:干酵母菌未经活化便直接使用引起的,接下来进行第二次试验,结果是两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全班同学认真探究总结原因:①干酵母一定要经过活化后使用;② 有氧呼吸装置的吹气一定要充分,换成大气球或气泵;③葡萄糖溶液一定要煮沸冷却后再使用。经过改进,全班学生吸取“探究小组”的经验,最终都成功完成实验。他们在实验过程不断分析探究失败原因,逐渐掌握更多的注意事项与操作要点,在最后一次实验中获得成功,他们也体验到探究性学习之成就感,而且掌握了更多的实验研究方法。
        (三)引导学生探究生物学规律,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实质上研究生命科学、探究生命规律的重要学科,可是这些生物学知识和生命理论都较为抽象复杂,必须进行深刻地分析和探究才可以。传统生物学授课只是对给定理论开展验证论证,他们根据教师指导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程序化地操作,往往忽略了对实验进行深入分析思考的环节。
        例如,以胡萝卜素提取实验选择哪种方法为例,我们选择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用量,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新鲜胡萝卜进行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在实实验操作中,每个小组都认真了解实验要求、掌握实验流程,教师须实时观察每个小组操作的动作流程,对每个小组的操作方法、流程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能将个人观点大胆表达出来,三番五次地对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如此对于生物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理解其中的思想方法,体会生物科学的意义,从而主动地利用已有的生物知识进行探究活动,分析实验原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反思实验过程结语,日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正确理念,端正学习态度,促进了科研能力的培养。
        结语:
        总之,探究性学习与新课改的要求完全契合,助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高中生物授课不二之必要选择。因而,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授期间,应坚持以探究性学习为中心,营造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学习大环境,应用多元化探究性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金志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0,14(14):127-128.
[2] 王涵骏.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2):71-72.
[3] 杨朝容.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4):150一151.
作者简介:(1981. 05)男 汉族 籍贯:重庆市万州区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 福建省福安市第八中学    目前职称:生物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 中学生物教学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