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刘晓钰1 姬宏伟2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只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洛川县中学1  刘晓钰1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官上村辋川镇初级中学2  姬宏伟2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只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是学生物理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本文首先阐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其次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者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各科构建一个核心素养框架,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同时也是我国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时代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中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门课,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更好的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提出了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措施。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们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掌握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形成物理观念,站在物理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是事物,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还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物理的角度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形成思维习惯并在脑中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模型。其次就是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探究能力,在遇到物理问题时可以提出相关的猜想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方案进行试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后就是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态度和责任,学习物理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态度和责任,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核心素养与物理学习之间是有联系的,物理观念形成的前提是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逐步的提高,随着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逐渐建立起科学态度和责任,从而养成科学的物理思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二、基于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结合生活现象设计物理探究活动
        物理是一门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学科,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把生活中的现象作为物理教学的探究对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主动的去探索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去布置物理探究活动。活动一,让两个学生去拉绳子,观察所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活动二,用鸡蛋去碰石头,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活动三,事先准备好视频材料:两个小朋友在冰面上滑冰,两个人互相推搡,两人均朝着相反的方向后退,并且后退的距离相同,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一,学生在拉绳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问题二,鸡蛋去碰石头为什么鸡蛋碎了,问题三,冰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为什么会后退,他们两个受到了什么力。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力学的初步概念,知道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也就是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相互作用进行举例,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进行思考,在学生提出生活中的例子后,教师要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力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生活中力的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物理知识认知能力。
        (二)设计小组合作环节,渗透科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物理知识,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思考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物理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以保证一个较高的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在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再提出需要小组进行研究的问题:相互作用力之间是关系。之后让小组之间的成员们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但力的方向是相反的。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去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树立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极大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三)生活化物理学习情境
        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学生建立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明确学习的方向,了解这门课程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核心素养的涵义。物理是一门偏向于自然的一门学科,物理知识是要用试验去进行检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构建生活化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用石头砸玻璃,玻璃碎了石头却完好无损,这种现象是不是就说明了石头对玻璃的力要大于玻璃对石头的力,有的学生在听到问题后会说,虽然玻璃碎了石头完好无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个力的关系不对等,只能说明石头的硬度更强。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学习到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结论
        在物理教学中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探究的意识,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实现物理这门课程教育人的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华峰.运用探究性演示实验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0,42(10):30-33,13.
[2]楼佳.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牛顿第三定律”课堂教学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10):159-160.
[3]黄洁,张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J].物理之友,2017(5):6-7.
[4]王书香,武淑清.核心素养导向的物理课堂教学建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0(20):88-93.
[5]张惠作.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9):24-28.
[6]周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19(4):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