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周雪薇
[导读]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还设计出多种新颖生动的教学模式,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  周雪薇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还设计出多种新颖生动的教学模式,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和复杂,以及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数学教学的效果普遍较差。因此,本文就如何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展开论述,探索智慧学习环境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初中数学;课堂活动
        以往的初中教学,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讲解知识点后,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导致教学内容难懂、课堂氛围枯燥。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难度有所增加,有些知识点会比较抽象,这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给学生进行教学应运而生,也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地认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对学习环境又有了更高的诉求,需要学生更加轻松、高效、投入地进行学习。智慧学习环境则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的生成、智慧的应用和智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线段的性质》为例,谈谈在日常教学中智慧学习环境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智慧学习环境概述
        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教学互动工具、自动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和评测成果,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空间和场所[1]。智慧学习环境主要使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有效地收集学习者的相关信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2]。
        二、传统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3]”。因此,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发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整体上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有所提高,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也有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思维难创新
        在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中 ,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学生无法更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缺乏独立、深入地思考,学生也没有经历自主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进行思维能力的创新。
        (二)学生答题情况反馈不及时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方式仍以纸质练习为主,常见的方式还是学生在课本或学案中完成练习,教师随机选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得到反馈,因此,学生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以及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难以提高。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占据的课堂时间较多,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较少,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完知识点和例题后,直接开始做题,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智慧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学习[4]。然而现在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结合本校的教学设备,学生的学情等情况,笔者选择了人教版七年上册的一节新课《线段的性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创设智慧化的教学情景
        七年级学生这学期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通常直接讲解知识点,或者通过语言叙述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学生难以代入生活的情境,并且缺乏直观性,学生难以深入地思考,而是被动地得出结论。
        笔者设计本节课以实际生活出发,引入学生所熟悉的南宁市当地路段——南湖隧道,使用电子白板播放南宁市南湖隧道开通的新闻视频,并通过南宁市的地图,让学生在平板中进行作图,引导学生分析A、B两地的路线。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南宁市地图,A、B两地之间有几条驾驶路线呢?问题2:南湖隧道的开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学生通过平板迅速在地图中画出A、B两地之间的路线图。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修一条最近的路呢?学生思考后在平板电脑中画出两点之间最短的路线。
        如今,在智慧学习环境的辅助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并且有平板电脑和电子白板辅助,学生可以直接在生活情境的图片中进行独立思考,有学生自己进行作图设计,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由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并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让学生经历“实践→概括”的认知过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数据的即时反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完教学知识点后,学生需要通过做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让学生将习题写在笔记本或学案中,再随机选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是主观题,教师会随机选取几个学生上讲台板书过程,针对板书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点评,但是这样的点评不能了解全班的掌握情况,也没有针对性,无法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现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学反馈信息的及时化以及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1)选择题、判断题即时反馈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两点的距离”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后,教师可以在学生概括完所学知识后,教师可以发布一题判断题:“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线段。”根据学生在平板上所提交的答案,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判断题的错误率为55.6%,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两点的距离的定义理解不够透彻,因此造成了两个概念的混淆,错误率很高,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加深学生对线段的性质的理解。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通过数据收集,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得出的数据直观有效。根据学生答题的错误率,了解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即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又能根据学生情况实时调整教学。
        (2)主观题拍照提交    
        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也要利用线段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线段的性质相关的作图题。学生在学案中完成作图题后,将作图结果拍照上传,教师选择一些学生出错较多的问题进行投屏展示,由学生畅所欲言,指出作图结果的问题所在并进行纠正,提醒全班学生注意作图题要注意的细节。同时,锻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性质的理解,为今后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打下基础。
        现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生完成习题后,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将作答结果拍照后上传,教师可以在平板中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出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投屏并讲评,教师不需要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板书做题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展示,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出,引导学生在问题中进行思维碰撞,这样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即时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而且教学中有具体的案例进行点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所在,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三)构建智慧化的课堂活动
        喜欢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借助孩子的天性,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将智慧学习与数学教学结合,例如在平板电脑中有抢答和随机抽取学生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堂互动游戏,通过平板电脑的抢答功能让学生进行抢答,抢答成功的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抽题,并回答相关问题,查看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抢答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通过随机抽取的游戏互动,可以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同时,随机抽取题目可以让教师在学生完成题目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做好补充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有趣的课堂活动既能让学生完成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在乐中学,学中思,又能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设计适当的课堂活动,可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方式多样化。
        智慧学习环境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需要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清晰、全面地了解,以及对网络技术有熟练地应用,并且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掘与改进。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其教学效果十分有效的,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即时地挖掘课堂信息反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本文对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提供了教学案例。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和工具,以学生为主体,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新力,不再是乏味地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杨俊锋等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一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2]期频,胡小勇.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 36(3);:64-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7):49-5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8ZJY147)和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B082)《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