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教学的实践探索——以湘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雷艳
[导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传统的知识课堂正在向现代的智慧课堂转变。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  雷艳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传统的知识课堂正在向现代的智慧课堂转变。本文论述了在该背景下依托希沃白板5软件呈现灵活、互动、智能的初中地理课堂对学生高效、全面学习的影响,提出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智能手段、智慧设计提供优质的教学,实现新课标下地理课程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地理 智慧 高效
        在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知识课堂正在向现代的智慧课堂转变。那么何为“智慧课堂”呢?有这样一个深刻的比喻:智慧就像水一样具有流动性,像水一样延绵不绝。智慧源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在课堂中,师生如何让知识鲜活、灵动,让知识如水一样涓涓细流、滋润万物,达到指导生产生活的目的,这样的课堂就是“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式的教学手段如“平板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为师生构建“智慧课堂”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智慧课堂”的目标,这是一个热点与难点。就地理学科来说,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各种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这要求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但是现在课堂教学的“关门”教育,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因而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弥补地理教学中出现的时空局限性,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智慧生长而教。学生能在智慧课堂中迅速、准确、高效的吸收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构建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事件导向教学的常态化
        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活”起来。比如课内竞赛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等。但是如何能够把这些课堂活动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串起来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事件导向贯穿课堂始终,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路。比方说,在湘教版七下《美洲》的学习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海日记的形式展开,带领学生去领略南北美洲的地理概况和人文风采。再比如教授湘教版八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额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这一课的时候,以《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经过吐鲁番盆的地火焰山时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对整个新疆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等方面进行认识。课堂教学需要主线,这条主线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在此基础上再开枝散叶,引申出相关的知识,丰富整个的知识框架。
        2.课堂活动创设的针对化
        在课改的要求下,死气沉沉的课堂逐渐退出舞台,我们更多的追求生动活泼的课堂。现今的公开课、展示课课堂活动设计的精妙让我们叹为观止,不仅学生身心投入,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沉醉其中。课堂的形式多样起来,是否就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课堂活动是否体现其价值提高了课堂效率了呢?
        课堂活动的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而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活力。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不一定是需要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而是需要看到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收获与表现,这种收获既有知识上的掌握也有课堂上同伴的归属感、自我价值的认同感等。因而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有针对性,不能为乐而乐,而应该寓学于乐。比方说在湘教版八上《交通运输业》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交通方式选择的案例进行情景设计,并通过分组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所代表的企业集团,现场“竞标”。这样的课堂活动既能够让学生运用到课堂学到的知识,又能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组间辩论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了思维,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
        总的来说,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趣味型、自主型、合作型、展示型的活动,但是在活动设计的前提是一定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对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活动,才使得课堂因活动而精彩。
        3.教育评价、监控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深入教学课堂,使得教育评价及时反馈、教育监控实时同步成为现实。平板、手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引用,使得课堂检测能够智能化,让师生对于当堂的知识进行检测、复习巩固。就如我学校引进的平板搭建的复兰系统使得课堂检测更加的便捷、高效。在该系统下,教师下发的练习,在学生提交后能够同步生成学生的答题情况,师生有针对性的对错题进行深化提升。同时对各种便捷、多功能的app引用,也使课堂教学丰富、趣味、高效。 就地理学科来说,妙懂地理app就有很多的微课资源、知识竞赛等内容,把其引入课堂,将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变革。同时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希沃视频展台等也能够展现学生的做题过程,实施教学监控,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建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教学”的课例分享
        1.学情分析
        在湘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教学时,七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并且在七年级上册的认识地球这一课书中,在经纬网的学习中已经初略涉及到南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因此这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阅读地图能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南北极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2)学生能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了解南北极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填空,填图,配对,连线等学习方式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2)学生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考察、探险遇到的艰难险阻,恶劣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等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学生能够从伟大的探险家中学到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3. 教学大纲
        以故事展开活动。教学班级是一个能源企划部,以企划案的完善为主线展开教学。企划案中第一个要修改的地方就是“项目”的研究范围——极地地区的范围。以复兰系统为载体,下发题目让学生读图填空。企划案中描述南北极地区范围等相关知识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进行修改。企划案中因偶然事件咖啡泼洒导致的重要图上信息的缺失,让学生们说出相应的海陆位置情况,对缺失信息进行完善。再深入到若企划通过后所要的人力物力在极地地区能否的到满足——引出极地地区的人口数、环境、自然资源等问题。并在其中的教学中提供相应的视频、图文资源;运用希沃白板5的互动课堂功能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进行检测,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


最后回顾前人对极地地区的探索并对于极地地区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把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使得企划案进一步完善。
        4.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和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运用图文资料掌握极地地区的位置及环境的特殊性。
        解决措施:应用图文结合的办法,学生通过读图能够自主完成南北极地区范围、地理位置等重要信息的判别与填写。通过图文展示,学生归纳总结出南北极地区险恶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5.教学过程
        师:上课,起立,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北极和南极地区。
        假设我们都是新兴能源开发集团策划部的员工。前几天我们撰写的极地地区开发企划案不过关。总裁要求我们部里要重拟一份。所以我们今天在此召开紧急会议。
        决策部的人说,我们要开发极地地区,也要明白极地地区的范围到底是哪里?这不,它们给了我们一份考题。
        复兰系统一键下发填空,学生抢答。
        ①诶,我们部还真有不懂得人啊!
        ②耶,我们部还真不错,没丢脸。
        你看,决策部的人还把我们旧的企划案的错误找出来了。那我们接招吧!我们要如何修改呢?
        生:修改旧企划中南北极地地区的范围错误。
        师:其实啊,总裁对我们部用图纸的方式展现极地地区的海陆位置这个内容,是非常非常欣赏的。但是,总裁一个不小心,把咖啡倒在了策划案的图纸上了,我们需要重新把缺失的信息补全。
        复兰系统一键下发缺失信息的地图,学生抢答。
        师:总裁还对我们提出了两个特别的要求。
        ①我要建四面向北的房子,在哪里建呢?
        ②供给船只在北极圈停靠,在同一经线上,还距离北极点有多少千米?
        (提示: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
        生:回答问题。
        师:总裁的房子在南极有合适的地形建造吗?南极地区的地形如何?我们看一下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其大陆基底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是一个冰雪高原。
        所以在南极点建房要架高才行,不然会被北风淹没的。
        师:两极地区有没有定居人口呢?别是总裁的房子就“一枝独秀”吧。
        生:回答北极地区人口居民情况。
        师:播放视频——因纽特人的生活习惯。
        师:那总裁在南极有没有常驻邻居呢?
        生:无人定居。
        师:假设我们的策划通过了,我们开发之旅将会面对怎样的险恶环境呢?我们对此有没有信心克服呢?
        师:展示极地气候数据。
        这些真是的数据分别体现了怎样的险恶环境呢?我们请一位员工上来连线。
        那南北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异同呢?请员工完成归类。
        师:开发极地地区有什么发展前景,我们要拿出证据来打动总裁,准备好了吗?
        生:淡水、矿产、动物资源丰富。
        师: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全球变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师:海平面上升,淹没地势较低沿海城市。
        破坏全球生态平衡,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埋藏在冰盖中微生物暴露,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威胁生存环境。
        师:极地地区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特别是两极地区能源矿产十分丰富。想一想,南极这个冰雪大陆怎么会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呢?
        生:学生回答。
        师:好,那我们也把这个原因记在63页的策划书中吧!
        师:两极地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
        抽学生,归类。
        生:学生完成分类。
        师:不仅我们集团对极地地区的开发有前瞻性,自古以来极地就备受瞩目,看看首次登上南极的科考队,就有美国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考。而我们中国在南极地区先后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观察科考站的地理位置,及科考站的图片)
        师:其实,极地地区不仅吸引大批科研人员,你看连文化娱乐事业也开始落脚于此。观看视频——赵又延被困南极海底,这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
        师:各位,我们公司也不能落于人后啊,让我们文明和谐可持续地开发两极地区吧!
        师:这是我们策划书详细的目录(展示思维导图)。
        那么本次会议精神大家领悟了吗?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选择题、游戏活动题)
        三、“构建智慧课堂,追求高效教学”的探究反思
        本次湘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教学为例,探究智慧课堂,对于教学的影响。在本课的教学中,本人发现了现代化教学的实用性,一个学生智慧生长的课堂,使我明白了今后教学的追求。就这一节课,本人用一个故事线索贯穿始终,开展教学活动,这是较新颖的。但是就课堂活动的设计,本人觉得还是有些欠缺。因为在课堂上,活动还是发问较多,而引问的较少,并且对于问题、活动的设计,可能还是比较浅层次,深入、升华性问题设计得较少,这样学生知识的迁移,实际应用的能力较少得到锻炼。
        总的来说,对于“构建智慧课堂”这一教学追求应在今后的教学中贯彻,让现代课堂充满活力,成为让学生智慧生长的地方。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8ZJY147)和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B082)《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