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激趣导入创设新颖趣味美术课堂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上   作者:邓莉娜
[导读] 《图案与生活》这节设计课,老师打破以往传统用纸手绘,改而利用平板的手绘、手绘图案基本型绘制功能相结合,结合课题进行授课教学。从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平板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创作。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  邓莉娜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 笔者通过智慧科研活动研修,积极参与学校自治区级、南宁市级的智慧课堂课题实践,参加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技术平台学习,充分利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能力开展信息化教学,巧用信息技术授课,激趣导入,创设新颖趣味的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合作,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能够熟练掌握、熟悉运用各种编辑APP、视频制作、微课技术,利用平板教学,对所收集的学生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开展智慧课堂实践。营造课伊始趣始生。本文笔者举例《图案与生活》信息化美术课堂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教学课例中,教师熟练掌握各种APP、希沃白板等的基本操作,巧妙设计和精准构思,设计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用微课和小视频欣赏、讲授、课件演示图案制作相结合,开展信息化美术教学课例研究,实现高效有趣的智慧课堂教学。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
学生也通过参与各种智慧课堂实践,利用各种渠道完成创作。提升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实现巧用信息技术激趣导入,创设新颖趣味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趣味新颖的智慧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乐学和善学。
关键词:激趣导入 视听结合  趣味新颖  智慧课堂  高效教学
        21世纪是高速网络时代,现代化和科研化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是教学过程中要具备熟练地获取信息、数据分析、处理加工、实践和应用等信息化能力。新颖趣味的美术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熟悉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这门技术,创造性开展颖趣味教学;学生也通过美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的趣味授课,开展信息化学习,熟练掌握操作,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的基本能力。
        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网络素材众多,手机各种APP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他们给我们一线教师收集素材和运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编辑软件、视频合成、教学平台上各种丰富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优势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参与学校开展的自治区课题“智慧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信息化美术教学,参与学校课题研究教研课的展示活动,通过相关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笔者参与学校自治区级、南宁市级的智慧课堂课题实践,华中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笔者结合美术学科特点,明确微能力点,选择适合自己教学三个维度的能力点。通过课题研讨实践,积极设计体现教学能力点的教学设计、课件、视频等认证材料。认真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听课、评课、自评、互评等活动,及时整理相关材料上传。撰写研修心得,反思小结。
        本文笔者举例《图案与生活》信息化美术课堂教学导入和教学过程。教学课例中,教师熟练掌握各种APP、希沃白板等的基本操作,巧妙设计和精准构思,设计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用微课和小视频欣赏、讲授、课件演示图案制作相结合,开展信息化美术教学课例研究,实现高效有趣的智慧课堂教学。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
        以下结合《图案与生活》美术教学课例,介绍如何实现巧用信息技术激趣导入,创设新颖趣味美术课堂的高效教学。
        一、创设信息化美术课堂,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
        《图案与生活》美术教学课例,授课教师具备熟练掌握、熟悉运用各种手机视频编辑APP、微课制作、编辑图文音乐技术,希沃手机授课助手、希沃白板五等结合平板教学综合运用,多形式开展智慧课堂的实践。
        本课例中,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已经熟练掌握各种图片编辑APP。经过巧妙设计和构思,突破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形式,用微课和小视频欣赏、讲授、课件演示图案制作相结合,实现课伊始,趣始生。教师也通过开展智慧课堂实践和研究,实现智慧课堂的高效教学。
        为了提高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科深度融合,教师还将平板引入美术课堂。学生主动探究,按需选择素材,使用平板,绘画、输入、查找、搜集,拍照......学生从不同渠道,用不同角度的收集素材和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能综合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完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师营造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掌握知识。
        教师课前、课中、导入、授课过程能熟练运用问卷星、各种剪辑软件、录屏软件、录音摄像设备、希沃一体机、希沃手机授课助手、平板教学等信息技术。巧妙利用学情分析工具和微视频,为课程导入激趣创新,信息技术设计选用科学合理,操作便捷。选用的工具和结果分析,课堂导入成果展示效果好,实现了智慧课堂教学。
        二、营造“课伊始,趣始生”的新颖趣味美术学习氛围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导入环节设计,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判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设计。利用声音、音乐、图案、视频、动画、变色、放大等方式引发学生关注注意。通过身边同学真作品范例图片和视频素材呈现。采用随机抽题,灵活提问的方式,激趣游戏体验。通过学生成绩表、数据统计图、投影等方式直观展示学生前期学习成果,获得肯定后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本课程是八年级美术《图案与生活》,笔者采用利用平板教学,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用微课小视频欣赏,课件演示图案制作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起学生兴趣。
        笔者设计理念结合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的能力点,做好详细教学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技术运用。在相应环节处说明选用技术的软件名称和技术使用的基本情况,将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信息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应用采用的方法说明,亮点(对学生的各种评价,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等)进行详细分析。



        教师通过播放微视频欣赏学校三月三民族活动征集,学生制作美食、美术作品、民族艺术手工展示。学生感到切身相关,认同学习目标。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学生在课堂上用平板进行图例的分析和作答,练习过程中还尝试用平板的手绘图型功能进行创作。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将手绘作品拍照上传分析展示。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图案作业形式多样。及时表扬、点评和总结,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三、精准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完善课堂的趣味导入
        1.对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通过电子表格EXCLE进行成绩分析,作品集展示,对学生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
        2.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1)八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图案知识,掌握图案设计基本方法,了解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本课将让学生结合民族学校的三月三美术作品征集,设计图案,认识图案与生活素材之间的艺术处理、加工方法。
        (3)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板进行答题、绘画、问卷等,落实信息化美术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3.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通过问卷星推送学习者风格问卷。35%学生为视觉型学习者,习惯通过图片、课件、视频等学习模式来记住信息或掌握知识;40%学生为视觉、听觉混合型学习者,习惯通过教师讲授、图片、课件、视频等学习模式来记住信息或掌握知识;15%学生为听觉型学习者,喜欢倾听并重复听觉信息的学习模式;10%学生为动觉型学习者,喜欢动手尝试,注重学习的过程中的亲自参与。
        四、创设乐学善学教学情境,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应用
        1.借助“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展示“三月三民族美术作品”,利用图片、视频等元素创设了三月三节日情景,并快速帮助学生找到创作方向。
        2.使用“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超链接图片等手段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使用“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的放大镜、拖拽等交互方式,达到帮助学生聚焦到知识点,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的目的。  
        3.使用“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的课件图片创设情境,达到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联的目的。
        4.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使用图片展示、视频和希沃一体机交互式技术实现教学目标,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不可替代。
        本环节学习着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推进。教师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帮助学生创设作品创作的生活情境。声画结合,生动、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了民族美术作品不同的表现形式,把所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搭建认知的桥梁,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奠定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
        四、构建高效趣味智慧课堂,推广信息化美术教学优秀课例
        笔者对技术支持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情况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预案,微课语言亲切,设计制作精美,有效进行信息化微课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体现微能力点的应用效果。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普及和推广的实践操作性强,授课的教学导入,目的明确清晰,媒体资源及工具的应用方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教学过程的阐释充分,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教师利用希沃白板五、平板教学开展智慧课堂实践。借助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微课和小视频欣赏、讲授、课件演示图案制作相结合。微课程展示的成果得到授课学生的各种好评。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图案作业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创新性好和多样性。
        《图案与生活》这节设计课,老师打破以往传统用纸手绘,改而利用平板的手绘、手绘图案基本型绘制功能相结合,结合课题进行授课教学。从教师示范如何利用平板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创作。通过多媒体视频教学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变形、夸张和添加等手法,学生课堂上用平板、手绘多形式开展进行图例的分析和作答,练习过程中尝试学用平板的手绘图型功能进行创作,智慧课堂高效有趣,学生从课伊始趣始生,声画结合,实现有效导入的高效课堂。
        本教学课例在南宁市美术教育方面起到优秀示范和推广作用。荣获2018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县区优课课例。多媒体课件荣获2018年“华渔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手大赛“多媒体课件评比”初中二等奖。2019年受南宁市邕宁区教育局邀请,作为邕宁区初中薄弱紧缺科目送教送培项目的中学美术优秀课例进行现场课的推广展示。本课例的三个能力点信息化设计是2020年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推优课例。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试点专项课题《“互联网+”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课题编号:2018ZJY147)和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7B082)《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实证研究》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