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李然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浦北县张黄镇六罗小学  李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适应教育领域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和教学。语文是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小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力度。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思想修养、德育、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素质教育的概述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教育理念,对素质的理解因行业和教育背景而异。素质教育是通过基于一个人基本个性之上,通过对其环境、理念和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而形成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通过后天训练形成的基本行为习惯和观点即是素质水平。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来实现的,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包括身体、行为、思维、知识、观念、观点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对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素质教育。
        二、深化素质教育,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1.合理运用教学内容,提升语文德育价值
        通过知识的传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独特的德育观念和精神面貌。小学语文教学丰富的内容设计,实际上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空间。比如,在学习《黄继光》时,黄继光的感人举动受到了千古人的称赞,但黄继光并不是抗日时代唯一的英雄,人们熟知的董存瑞、刘胡兰、左权,以及那些无名英雄,老师应该以此为基础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通过抗日英雄伟大、明快、直白的形象和背后史诗般的抗日故事,激发和引导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事实上,仔细观察小学语文教学的所有课本,都有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教学内容,以提升语文德育的价值。
        2.以学生为主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很多小学的语文教学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在课程结束时,学生会被布置作业,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欠缺,如果老师占了主导位置,学生只能单纯的背诵,那么将无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思考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3.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创新知识的表达形式,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实践,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处理。例如在《观潮》教学时,学生们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江潮水来临前人们的期待,教师利用信息设备播放相关视频,不仅创新了知识的呈现方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放教学的创新
        教师应鼓励学生融入生活和社会,对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必须通过演讲、讨论、写作、角色扮演等公开教学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在讲《九寨沟》之前,让学生们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自己喜欢的地方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在教学开始的前十分钟,让学生们依次上台自我介绍,其他人员投票看谁介绍的美景更加吸引人。接下来,教师介绍《九寨沟》的学习主题,让学生了解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不要再把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文,探索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负责。在学习古诗词时,古诗词中描绘了很多意境,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表达这些意境。诗与画是紧密相连的,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审美意义、人文意义和精神氛围,这种方法更能增加学生精神上的享受,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充满兴趣,巧妙地完成对学生情感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教育。
        6.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建立在对每个学生的清楚认识的基础上,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观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精要得当的,但也有不少教师急于跟上课堂进度,往往缺乏引导和启发的耐心,经常强迫学生讲述、抄写答案,教学方法简单粗暴,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全面开展思想道德、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优化教学行为的关键。因此,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必须更新语文教学理念,将语文知识内容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洁.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67.
[2]王凤娜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2017,1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