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寇金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寇金娥
[导读]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有限的实际数学课堂上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总结来说就是,不仅要帮助学生减轻他们的数学学习负担,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深度理解并充分掌握数学知识,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寇金娥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  118200

摘要: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有限的实际数学课堂上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总结来说就是,不仅要帮助学生减轻他们的数学学习负担,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深度理解并充分掌握数学知识,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作为宗旨,探索到更多高效的数学教学策略,能够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数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引言
        目前的高考数学科目的难度并未降低,对于几个高考大省,其难度反而处于逐年增加状态,当然其他地区的高考数学习题难度不同年份也具有波动,但也处于逐渐增加状态。目前的高中生相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在高考改革这一背景下,学生需要掌握的思想增加,相当于加大了学习压力,如果不能采用高效课堂模式,对学生的教育水平提高显然不利。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问题
        (一)未能体现素质教育
         目前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育过程,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理论知识直接讲解,该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更加深度的了解,但是缺乏了实践,也就意味着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当然一些教师会寻求素质教育,但是对采取的方法并未得到合理建设,如一味推行学生的手工实践,意图让学生从手工实践内总结理论知识。从取得的效果上来看,该方法见效极其缓慢,不适合高中阶段的教育。
        (二)教学理念比较守旧
        当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往往习惯凭借经验进行教学分析,没有从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更好地结合新高考模式的要求等方面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没有围绕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教学目标理解得不够;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往往比较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没有从联系实际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和有针对性开发,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忽视、对学生对知识的看法不够全面,没有紧密结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不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只有保障学生具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封闭性、狭隘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以及情感意志的提升。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学习被动,缺乏专研精神。
        二、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由于其本身有形有色,有着很强的直观性,而且还可以扩充有限课堂的知识容量,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广泛使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将数学教材上的抽象数学知识转换成另一种方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很好地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建筑物,供给他们欣赏,以此来引出空间几何体具体概念的学习。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像柱、棱、台、球等。使他们可以正确认识和区分这些几何体。然后,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该建筑物,鼓励他们尝试着描述出其由哪些常见的几何体组合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以挨个为学生展示单独几何体的图片,并且带领学生分辨常见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像棱柱的概念以及其底面、侧面、侧棱、定点等,这样让学生对比着图片来学习这部分内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以此有效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注重对教学情境的丰富创设,激发学生潜能
        教师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角度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更好地打造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多元化创设,通过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他们在丰富的教学情境环境下展开自主学习、互动讨论、难题攻克等,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学会分享和应用。例如,在开展“函数的导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而让学生掌握函数图像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将教学重点等直接运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游戏互动教学模式、小组竞赛教学模式等。又如,在开展“直线的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按照教科书上的例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延伸,鼓励学生通过对推导方法的应用等结合设计的问题分析向量等相关知识点,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学习不同解题方法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的应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解题的多元化水平。再如,在开展“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互动与讨论的方式研究生活中的哪些情境更能运用该原理进行解读与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三)举行小型数学知识竞赛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而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到学生的心理这一特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举行小型数学知识竞赛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设计一些小奖励来最大程度上燃起学生的斗志。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喜爱程度。比如,在学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现在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有关于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数学知识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正确,回答正确次数最多的学生可以得到神秘小奖励。”以此为学生介绍竞赛内容以及竞赛规则、奖励。其次,教师就可以开始提问学生:“如何准确判断圆与直线之间位置关系?”而当学生举手正确回答后,教师可以为这位学生记上一票。最后,教师再为学生统计票数,看哪位学生的票数最高,并且将奖励发给该学生。这样竞赛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状态变得更加活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培养学生形成全能型的人才已经变成了时代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已经变得十分有必要了。故而,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强烈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数学知识体系上得到巩固,在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习方式上得到改变,在数学思想上得到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明霞.巧借多媒体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47.
2.演平.浅析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7(12):73.
3.许通.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策略探究[J].科普童话,2017(43):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