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白小红
[导读] 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儿歌童谣朗诵、增强活动体验、设计实践活动、传授专业知识等活动方式,培养幼儿节奏感,培养幼儿创作能力,培养幼儿音乐才能,提升幼儿审美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科尔沁左翼后旗吉尔嘎朗镇民族幼儿园  白小红  内蒙古  通辽  028100

摘要:强化音乐教学可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陶冶幼儿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儿歌童谣朗诵、增强活动体验、设计实践活动、传授专业知识等活动方式,培养幼儿节奏感,培养幼儿创作能力,培养幼儿音乐才能,提升幼儿审美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
        引言
        强化音乐教学可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陶冶幼儿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儿歌童谣朗诵,培养幼儿节奏感;增强活动体验,培养幼儿音乐创作能力;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幼儿音乐才能;传授专业知识,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一、通过儿歌童谣朗诵,培养幼儿节奏感
        儿歌、童谣有明显的韵律,节奏鲜明,便于吟唱。因此,在幼儿学会一首儿歌后,教师可指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比如,教师可采用轮诵儿歌的形式,将幼儿分成两组或更多组,每组朗诵的速度和节奏都一样,只是第二组比第一组晚开始一句,如果是三组轮诵,第三组比第二组晚开始一句,结束时,第一组将儿歌最后一句重复三次,第二组重复两次,正好三组一起结束。在这种朗诵活动中,幼儿的节奏感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加强活动体验,培养幼儿音乐创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具体表演,如配合声势动作、跺脚、口念节奏等,能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发展幼儿语言和智力。比如,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节奏特点,即兴创作不同的词和曲。久而久之,幼儿便对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幼儿的思维活跃了,会听音乐、会表演音乐、会创作音乐,音乐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三、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幼儿音乐才能
        (一)歌曲的欣赏
        1、感受歌曲的性质。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静听、想象,也可辅助动作表演,并提问:这首曲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2、感受歌曲的节拍。一是幼儿听音乐并从始至终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的弹琴要讲究技巧,可在弹奏中将强弱关系、变化规律进行夸张表现,让幼儿容易感知。二是自编声势谱。当幼儿对歌曲的节拍清楚之后,教师要巩固幼儿对歌曲节拍的表象,让幼儿根据歌曲节拍自编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腿、拍肩、拧指、点头等,也可对难点部分集中练习,帮助幼儿理解曲式结构特点,强化记忆效果,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3、欣赏教师的范唱。一是清唱,借助具体形象的教具,引导幼儿听清歌词,理解内容。二是自弹自唱,提出要求,让幼儿知道歌词和曲调的“匹配程序”。三是三次范唱,形式不限,让幼儿配上声势谱听教师演唱:让幼儿跟唱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一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边唱边表演。
        4、声势练习。在了解歌曲的节奏、歌词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声势练习,主要是让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声势谱,按照音乐的节奏,边拍声势谱边朗诵歌词,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感受歌词与旋律的匹配关系。
        5、哼唱主旋律。


有了以上基础,幼儿对要学的歌曲有了一定的印象,这时在教师的带动下,用某一字(啦、嗯、咪、吧等)从头至尾跟琴哼唱歌曲主旋律,这样能使幼
儿获得的音乐表象更丰富。
        (二)歌曲的教学
        1、要考虑幼儿怎样学才会更快、更有效。比如,教师可用讲故事的语言、角色的语气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也可用填词法、提词法变换形式让幼儿自然学唱。
        2、打破课堂教学常规。学唱歌曲一般会较枯燥,教师如果让幼儿坐在座位上一遍又一遍学唱,幼儿就会觉得很累。因此,可采用师生或生生对唱、轮唱、围到钢琴周围唱、表演唱,也可以让一部分幼儿唱,一部分幼儿跳,还可以让一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从而将理性的传授转变为感性的带动。
        (三)歌曲的创编
        1、想象。教师组织复习原材料,引导幼儿在熟悉原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谈话或借助于适当的学具(如图片、贴绒、木偶等),展开想象,创编新的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可让幼儿听原教材旋律,边观察学具边自由表现,商讨方法、规则、歌词等。
        2、创编。有了以上基础,教师可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将自己创编的内容讲给大家听,经过大家讨论、修正,教师再将幼儿新编的内容用贴绒、符号或图示、文字记录下来。也可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创编,幼儿可自由结合,按自己的意图去创编。创编完成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将本组创编的歌词讲给大家听,教师做记录,最后再组织幼儿讨论哪一组创编的歌词好,为什么,哪一组创编的内容需要修改,怎么改。
        3、小结及表演。在幼儿完成创编活动后,教师一定要进行评价,并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树立幼儿自信心。
        4、教师要组织幼儿表演创编的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音乐才能。
        四、传授专业知识,提高幼儿审美素养
        这里所指的专业知识是一些必要的乐理知识,幼儿掌握这些乐理知识,能更好地参加音乐学习,深入体验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舞蹈美,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比如,大班可尝试歌曲的和声教学。一开始难度会很大,二声部的加入,使幼儿易受声部的干扰,往往会混在一起,简直“不堪入耳”。为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演唱,先唱熟自己那一部分,再互相欣赏,找出声部的区别。然后,选第一、二声部的三至五人进行合唱,琴声及教师各带一个声部,人数逐渐增加,形成和声效果。教师要及时给幼儿以表扬、鼓励,让幼儿知道这种有高有低的混声是一种和谐的美。要辅导幼儿正确换气、处理歌曲、掌握技巧,还可以对幼儿的演唱进行录音,放给他们听,使其体会美在哪里。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在音准、演唱方面会有很大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对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培养,可以丰富个体的内在情感。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还能在他们的心中播撒音乐种子,在促进其音乐素养发展的同时,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湘颖.浅谈如何推进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J].新课程,2020(39):192-193.
[2]苏艳琴.浅析幼儿园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24.
[3]李青青.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J].教育,2020(1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